审稿专家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表现为哪些?
2.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在评审中,若依据作者的国籍、性别、民族、身份地位或单位性质等非学术因素提出审稿意见,显然违背了学术评审的初衷。二、干扰评审程序审稿程序的公正性受到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故意拖延评审:审稿专家可能故意延迟评审进程,影响论文的发表时机。2.与作者的非正式联系:在非匿名评审的...
揭秘论文发表的评审过程:你需要知道的几个关键点
初审环节主要由期刊杂志社内部编辑完成。他们会对投稿的论文进行大致的审核,主要关注论文的写作规范、主题研究方向是否符合刊物要求以及是否涉及敏感问题等。这一环节相对较为基础,但也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初审的论文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评审。接下来是外审环节,这一环节通常由外部审稿专家完成。他们是相关领域的专家...
国自然、省自然如何首申即中?历年评审专家一对一本子精修,仅限10...
从国自然会评专家角度,客观的说:一个面上项目,申请3-5年,都是常态,毕竟是资助大的面上,收获越大,破局越难;一个青年项目,平均也要申请2-3年,才会中标!守得住清苦,方能等得到繁华。本子经过一年年的打磨,也会越来越优质!所以,比别人早点准备,就等于比别人多了竞争优势。特别是2025年申请国自然、即将申请...
资深评审专家:国自然本子中不中,这12个因素影响很大!
我评审的青年基金较多,现代的年轻人普遍比我小十岁上下,但论文基础普遍较好,大多都有三五篇很不错的SCI论文。慎重发表交费的开源论文和口碑极差的低影响因子论文,这些论文似乎对学术声誉没多少加分,而是负面的影响,是一种浮躁、功利、投机的现象。研究方法手段一个项目本子,研究手段是衡量研究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方面。
从同行评审到团队构建:14篇科学学论文揭示科学不平等的起源
7.论文评审如何影响实验风险偏好当前的同行评审,可分为事前评审(如资助申请)和事后评审(如论文发表)。2021年的一项研究考察这两类同行评审制度如何影响科学研究的方向。文章指出:事前评审会促使研究人员选择低风险的研究方向,因为评审者无法预测实验结果,更倾向于资助那些预期结果清晰、风险较低的项目。而事后评审则...
期刊论文发表攻略:同行评审与修订的应对策略
同行评审阶段,多名审稿专家经过少则2星期以上,多则几个月的评审,将最终审稿意见提交给编辑(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结合专家意见,编辑将作出四类决定:一是接收,作者无需进行修改;二是文稿小修。建议作者修改几处小问题,编辑可能自己做决定是否收录,省略再次专家评审流程;三是文稿大修,修改后的论文会在稿件编号上加一个"R",...
关于西南财经大学2024年下半年学位论文评审的通知
本次学位论文评审时间为:2024年8月3日至2024年10月31日。各阶段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注:请务必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阶段任务,若因个人原因未按时或按要求完成,视为自动放弃,无法继续进行学位论文评审。三、评审要求学位论文评审将主要参照《西南财经大学继续(网络)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评分标准》(见附件1...
2024国自然工材学部评审专家:评审过程中“一作”还是“通讯”更有...
如果是面上项目,申请人在该领域内颇有建树,或者虽然履历不够优秀,年龄也在40岁及以上了,大部分都是通讯作者论文,那这样的情况也很正常,可以理解。但如果申请人才30出头,近几年的代表作都是通讯作者或者非第一作者论文,该评审专家表示,见此情况会生发出“这么年轻,没毕业几年就放弃一线科研了”的想法,其印象分...
是“恶意评审”还是“贼喊捉贼”?对文科博士论文评审的反思
比如,预答辩和答辩最多可以参与几次,匿名评审达到多少分或通过率才算合格。从博士培养和学位论文的全生命周期来看,这些重要阶段与关键环节可以发挥监督作用,保证研究生完成的学位论文达到学术质量标准。但是,每个环节都需要对博士学位论文是否达标进行评估。博士学位论文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下一个环节的前提条件,所以博士...
武大教授称博士弟子论文遭“恶意评审”,学界如何看“盲审”?
报道中提到,厦门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卓艺(化名)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对厦大博士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认定办法质疑。已过教育部送审和答辩的论文,顺利通过导师推荐、校内组织5位专家评审后,卡在了校外专家双盲评审环节。该环节必须评审意见全部通过方可申请,而卓艺和三位同专业同学的论文都收到了不合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