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黄灿然:谜团解开也就是诗歌的末日了|豆瓣读书·文学访谈Vol.2
一方面它很像中国古典诗,描写地方风物;另一方面,像西班牙诗人马查多写卡斯蒂利亚,意大利诗人萨巴写的里雅斯特,希尼写北爱尔兰,还有拉金在一个三线城市写英国后工业社会的荒凉(你不妨设想他如果在伦敦会写出个什么),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不过,香港几代诗人都在努力写本土诗,这在任何语言的文学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更...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文学博士”如何炼成?莫砺锋:抓住机遇 走上行...
1979年,在安徽大学英文系学习三个学期后,在新中国研究生考试恢复第二年,莫砺锋又提前考研,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从英文专业转到中文专业,说起来又是一个偶然,因为报考南京大学的英国语言文学专业需要考第二外语,没法报考的莫砺锋,随手翻了一下南京大学的招生简章,看到了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学科,招生...
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
内容平台在作品连载阶段便启动孵化、前置开发,有效的互动和二创驱动成平台孵化杀手锏;短剧释放中腰部IP价值风口,精品化成短剧发展必然趋势;降本增效大背景带动IP影视改编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年影视剧热播60%改编自网络文学。——海外影响力持续扩展。随着传播半径不断延伸、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作品内容、行业规模、营业收入...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丨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以前,大家总觉得‘民间’在整个中国文学中不是主流。不过,这几年情况有所改观。”朝戈金拿出两本顶级学术期刊,2022年第4期《文学评论》和2022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他的两篇论文《论口头文学的接受》和《“全观诗学”论纲》都出现在刊物头条位置。“从学术期刊对待这个领域文章的态度就能看出,刊物也逐渐意识...
...南京林业大学举办“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外国生态文学前沿...
唐伟胜表示在西方“人-物分离”的显性情节下面,一直都有着“人-物合体”的隐性叙事进程,并经历了从古典主义时期的“万灵论”到浪漫主义时期的“审美直觉论”再到当代的“自然论”三个变化阶段。以西方文学作品为例,唐伟胜强调需厘清“人-物合体”叙事传统的发展演变,也要阐明该传统与中国“天人合一”传统的异同。
世界与中国 |传统自然观映射中华文明发展脉络——访德国波恩大学...
同时,在《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一书中,我也纠正了一些西方人心目中固有的关于中国文人自然观的观念偏差,即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传统文人自然观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可以从三大阶段——由周朝到汉代、六朝、唐代去审视和理解它(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中国诗歌是中国传统文人自然观最重要的“传播者”。此外,在赋、辞、书信体文学、...
东西问丨王平:中国清代小说《聊斋志异》对西方文学有何影响?
英国汉学家翟理斯把《孙必振》译为《AChineseJonah》,把《折狱》译成《AChineseSolomon》,把《太原狱》译成《AnotherSolomon》,分别化用《圣经》中的人物来代替具有类似品格或经历的文学角色。此外,他还把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与西方历史、神话中的人物进行互换,如汉朝谋臣陈平与罗马神话中的英雄尤利西斯(Ulysses...
一部开山之作 世纪经典之路——纪念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问世百年
鲁迅在自己的讲义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的著述《中国小说史略》,由北京大学第一院新潮社于1923年12月和1924年6月,分为上下卷正式出版。至此,中国有了第一部现代意义的小说史。问世百年来,《中国小说史略》经过广泛传播,奠定了经典性的地位。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
梁晓声:文学是为了让人类的心灵向善向美
我曾写过《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后来希望自己能创作一部文学性的、跨度五十年的各阶层分析。我对民间特别是城市底层的生活比较熟悉,也比较熟悉知识分子、文艺人士近五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与老革命式的干部们也曾有过亲密接触。这几方面的比较熟悉,让我写起来不至于太不自信。
一周文化讲座|如何让大众重新爱上文学阅读
12月9日晚,我们邀请了学者、葡语文学译者闵雪飞,文史作家、书评人张向荣与编辑张淏做客SKP-S,以“历史的名字”为主题,从“帝王之沙三部曲”中的命名出发,聊一聊“帝王之沙三部曲”和米亚·科托前作、米亚·科托同其他地区的葡语文学的关联与差异。北京|从“二王”到“二王以外”:中国书法典范的形成与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