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明白这些比临帖更重要!
魏晋时代的书法远绍汉代。汉代到魏晋这几百年中,成熟的书体不是楷书,而是草书。也就是说,魏晋人学书法,面对的是一个成熟的草书系统,而不是如宋以后,面对的是一个成熟的唐楷系统。这样差距就出来了。草书对于楷书来说,更加自由开放,从草书化到行书,行书必定具有草书的品格。3、古法的意义所谓古法,就是一套从...
白谦慎|人书何以俱老——刘海粟书法刍议
前人论“老”,无论是指人生的最后阶段还是指艺术的成熟度,都相当宽泛。刘海粟长寿,如果说七十岁算进入老年的话,那么他的“老”长达近三十年,这期间书法又有种种不同。我们今天掌握了书法史和同时代更丰富的材料,就可以思考更多和年龄相关的书法问题,包括观察一个书法家创作的生理极限。由于离世原因不同,每...
陷阱重重!学习书法的十大误区!
临帖,一般要经历入帖和出贴两个阶段。在实际中,有好多同志还未真正完全入帖,就急急忙忙换帖,接着还没学好又换。十、急功近利、不耐寂寞艺术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体验,是人生幸福的一种高级追求。当你真正进入书法艺术的殿堂,那时你体验到的身心幸福绝不是山珍海味、荣华富贵的低级感受,那是与先贤动的邂逅,与...
想学好书法,别这么临帖
开始临帖时可以不注意内容和顺序,随着学习的深入尤其是到了大量读帖的阶段,内容的连接和顺序以及行与行的关系,将会令人对书法的感悟,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那就是我们临写古人的每一个字都是一个相对变动中的字,之所以变动,那是因为内容的不同,连接字的不同,与其它行相互的呼应不同。古人在书写中字与字的间距不...
临碑帖的四种方法
这是临碑习帖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临习碑帖的高级阶段。许多古今大家对某一碑帖临习能达到成百上千次,这时基本上掌握了碑帖的全貌,几乎到了背临的程度。如果对临一遍,再背临或意临一遍,然后对照检查两者的效果,差别较大,说明临功还不到火候,还需继续努力,如相差无几,说明临习功夫已达到相当高度,这时就具备...
当代书法家,为何水平越来越差,这几个公开秘密,没人好意思点破
写书法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书写时心里一直在想“这幅字能获奖吗?”“这幅字能卖多少钱?”“这幅字能增加我的名气吗?”,怎么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呢?完成后的作品由内到外透露着俗气(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第二个原因就是功力不够。不仅是临帖不足,平时也非常懒惰。纵观整个书法史,天赋高的人不少,但他们从不挥霍,而是勤劳...
魏启后 | 书法的学习与创作
这是一个过程,在过程当中有这样的现象完全是可以的,但总的说来,学在前头创作在后头。就是边工作边学习也是一样,工作就算是创作吧,总还得先学。先学不一定是得分成阶段,我学上三十年再创作,这也不行的;或者反过来,我在创作当中学习,我在这里编造画面编造字形,求新又美,结果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查书法大字典,...
《临帖笔记》带来的启示
????读《临帖笔记》,如朋友间的言谈,亲切、具体、直接,娓娓道来,没有隔阂。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充当书法权威里布道者的角色。他之所以有感而发,是因为他将自己看成是众多从事汉字书写人群当中的一个。他所遇到的问题,在他看来对于自己的书写十分重要,有可能也是任何一个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将它们...
蓝兴龙 笔下生菩提 荷花静自开
在《书谱》中,孙过庭曾经深有体会地写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段精妙入理之语,道出了从平到险,由险复平的三个阶段。他还提出“违而不犯,和而不同”,道出了和谐与变化、法则与创新的关系。
《中国书法十五讲》:书法的书写,就如一场舞蹈
随后的第十二、十三讲,是从实践方面谈谈书法的学习。书法的学习,不外乎“临帖”与“创作”。“临帖”这一讲,主要是谈临帖的基本原理。临帖是对范本的复制吗?临帖有多大程度的自由?临帖与创作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曾经困扰我多年,我心中逐渐明朗了,希望所分享的对想学书法的读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