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审前准备、开庭审理程序一览表
解读: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义务是审理前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助于正常顺利开展诉讼。告知方式上,民事诉讼中的权利义务告知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书面方式,即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写明有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受理案件通知书是法院接到原告起诉后,经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决定立案后,...
民事诉讼开庭审理程序一表通(2023年版)
解读:预备阶段是开庭审理的最初阶段,在于解决影响庭审开始有关程序方面的问题,为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做准备,该阶段包括开庭审理前的工作以及开庭审理时的工作两大项。开庭审理前的工作主要由书记员具体操作,包括:1.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2.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的工作主要由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独任...
图文高清版:民事案件诉讼流程一览
1、起诉状:内容应包括原、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按被告人数+1份提供,如起诉1个被告提供2份,起诉2个被告提供3份。2、身份证明:(1)原告是自然人的,应当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户籍人口登记信息、居住证复印件、有效的居住证明等。原告是企业或其他组织的,...
刑民交叉案件中刑事对民事案件影响的法律问题研究
刑民交叉案件中,刑事对民事诉讼程序的影响,主要有三种情形:(1)刑事案件吸收民事案件,此时,民事案件因涉嫌刑事犯罪,故而不予处理,一般法院判决驳回起诉;(2)“先刑后民”,即先对刑事案件进行处理,民事案件或者中止审理,或者暂时驳回起诉,待刑事案件处理完毕后再依据相应情况判断民事是否继续处理或能否受理;(3)“刑民...
《中国应用法学》2023年第6期要目|刑法|法律|立法|民事诉讼法|...
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把严格依法办案、追求法律效果作为基础,实现天理、国法、人情的有机融合,让裁判结果真正符合人民群众朴素的公平正义观。坚持系统观念,提升法律适用能力,综合运用法律解释方法,准确认定合同效力;处理好《民法典》与商事特别法、新旧法律、司法解释的衔接适用问题,精准适用法律,避免损害当事人的...
关于民事诉讼程序8个问题的解答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47条第1款规定从案件当事人、诉讼标的、诉讼请求三个要件来分析和识别前、后诉讼是否构成重复诉讼,当事人只要证明有一项与前诉不同即可获得后诉的诉权(www.e993.com)2024年11月13日。关于当事人是否相同的要件为主体识别标准,通常情形下比较容易判断主体是否同一。另外,当事人相同,不受当事人在前诉与后诉中的诉讼地...
关于民事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的几个问题
关于民事执行程序中参与分配的几个问题参与分配制度是指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被执行人的其他债权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对执行财产依其债权性质或者债权数额按比例予以受偿的法律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关于财产分配制度的相关规定,参与分配仅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
民事再审程序的功能定位与完善建议
正是由于民事再审程序是一种不增加审级的特殊性质的审判程序,因此并非所有的民事裁判都具有可再审性,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民事裁判才可以启动民事再审程序。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四类主体可以启动民事再审程序,即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决定再审、检察院启动检察监督再审和案外人申请再审。相对应的每类主体都具有不同...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问答口径(二)
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各试点地区高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各试点法院积极主动作为,不断加大探索创新力度,有序推进各项试点任务,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加强试点工作指导,统一政策口径,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前一阶段试点工作出现的共性问题,研究编写了《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
优化小额诉讼程序应当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是凸显小额诉讼程序制度优势。设置独立的小额诉讼程序,对法律关系明确、标的较小、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分流处理,在审级制度、审理方式、审理期限、文书制作等方面作出特殊安排,使之与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形成有机衔接、分层递进的民事诉讼程序体系,有利于合理安排诉讼格局,科学调配人力、组建团队,提升诉讼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