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凯:西方对中国韬光养晦一词翻译不准确
“韬光养晦”翻译偏差的原因应该说,“韬光养晦”之所以被西方曲解责难,一方面深刻反映了西方国家一些人士对华固有的政治战略偏见,以及少数反华势力顽固坚持的冷战思维,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国内对“韬光养晦”的翻译和解释存在疏漏与偏差有关。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辞典》,就将“韬光养晦...
西方专业汉学的奠基人雷慕沙
正是为此目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从西方早期汉学经典的翻译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基础性典籍整理与出版入手,先后在大象出版社出版了《耶稣会中国书简集》《中国图说》《中国近事》《中国新史》《耶稣会士白晋的著作与生平》《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耶稣会士传教士傅圣泽神甫传:索隐派思想在中国与...
如何翻译西方古典文献?从《奥维德〈爱的艺术〉译注》谈起
早期爱情诗的集大成之作所包含的诗学野心,二指译者为作品翻译确立的“形似”“意合”“韵雅”三大原则,以及四类注疏的基本方法;而“乐趣”则是读诗和译诗的根本动力,也是诗人的野心与抱负得以实现的前提。
让西方读者“领略早期中国的辉煌和浪漫”——专访美国著名汉学家...
美国知名汉学家、翻译家倪豪士浸淫汉学六十载,精研唐代文学,并从1989年起主持《史记》英译。这一翻译工程已成为英语汉学史一大盛事。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记者专访了倪豪士。“翻译是汉学研究的基础”倪豪士有一种恂恂儒雅的气度,说话声音柔和,精神健旺。见面时,他特意带了一本英文版...
译者手记|牟复礼让高启成为西方最知名的中国明代诗人
牟复礼(FrederickW.Mote,1922—2005)是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的奠基人,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历史。其影响力最大的作品是一部长达一千余页的英文专著《帝制中国:900—1800年》(ImperialChina,900—1800),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之后便成为了在西方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书,然而这部作品尚未被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备受...
最早从西方得知老子,本世纪阿拉伯世界掀起寻“道”热|讲堂甲辰...
时间长河中,中阿文明相互尊重,相互借鉴,成就辉煌(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两千余载的交往历史所沉淀的成就经验,为以老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向阿拉伯世界的传播提供了良好基础。《道德经》传播的两个阶段:从间接翻译到汉语直译《道德经》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966年-2000年、2000年至今。*1966年-2000年,5...
康达维:擅长辞赋研究的当代西方汉学家
美国学者和汉学家,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荣休教授,擅长中国古代辞赋研究,用英文和中文发表了数十篇研究中国辞赋的论文,英译了大量辞赋作品,出版了《汉赋:扬雄赋研究》《汉代宫廷文学与文化之探微》《赋学与选学:康达维自选集》等多种赋学专著和英文译著,主持四卷本《中华文明史》英译工作,为推动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
德国汉学家卫礼贤:“中国在西方的精神使者”
他对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和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对《易经》的翻译与讲授,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90年2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著名翻译家杨武能《卫礼贤——“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一文,称赞他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中学西播”的功臣。著名学者季羡林评价卫礼贤是“中国在西方的精神使者”。
“中国的中世与海外汉学的前沿——对话·翻译·交流”国际学术...
27日上午“中国的中世与海外汉学的前沿——对话·翻译·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活水轩拉开帷幕。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陈冬华首先致辞,他回顾了南京大学文学院在国际交流方面的悠久历史和丰硕成果,特别提到了程千帆先生等老一辈学者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所做的贡献。1988年,程千帆教授与孙望教授,共同编...
活动综述:“翻译与东亚的现代性翻译论坛”顺利召开
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陈大亮教授指出,翻译现代性是一种生成的现代性。翻译现代性不同于原语文化的现代性,是一种被改变了的现代性。翻译现代性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现代性,包括选择、吸收、改造、转型等几个发展阶段。中国的现代性始于晚清,形成于五四。可以说,没有翻译,就没有中国的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