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应成一困境”——早期中国社会调查的方法想象与本土策略
陶孟和承认完全摒弃个人主观情感存在困难,因为“人是用过去的眼光观察的”(陶孟和,1930:4)。情感与成见问题可以进一步拓展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利害关系,以及研究者本人的希望与理想对社会研究的影响。其次,困难还包括统计资料与相关制度的缺乏。陶孟和(1930:10)结合中国社会的情境,提出官方和私人机构建立系统保存...
作者手记|瞿秋白的社会学知识遗产再认识
与此同时,社会调查之风也开始在民间兴起。至民国初期,陶孟和、李景汉等从英美留学归来的职业学人进一步促成、推动了围绕现实问题开展社会调查之研究传统的大兴。而在早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亦可看到20世纪20年代已形成相似的两大传统:即瞿秋白率先开启的历史社会学研究与毛泽东身体力行的实地调查研究。在社会学...
李景汉:以社会调查服务中国现代化
李景汉最初谈到对社会调查的认识时,引述陶孟和的观点,认为中国的问题纷繁复杂,政治、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相互牵连,不可能轻易解决,而了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凡事之解决,全视能否了解而定,能彻底了解,始可得到彻底解决之方法……必须先将中国问题各种情形彻底了解,然后可有支配研究解决之可能。”而所谓的“彻底...
中国早期社会学家理论综述|哲学|伦理|马克思_网易订阅
2、陶孟和(1887-1960)代表作:《社会调查》(1918)、《书评——奥格本<社会变迁>》(1924)、《孟和文存》(1925)、《北平生活费之分析》(1930)、《社会与教育》(1934)、《中国劳工生活程度》(1932)、《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1951)等。思想背景:韦斯特马克和霍布豪斯的社会学思想,英国的维伯夫妇以及萧伯...
令社会学家吴文藻、费孝通、陶孟和失意的1940年代
除了早期李景汉曾短暂担任过调查部研究主任外,陶孟和主持的研究机构里的成员几乎都为经济学者,很少有专业的社会学背景。学术背景单一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方法论的限制,因此,尽管这个研究机构搜集了大量调查数据,但却无法更进一步对这些数据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从而得出对“中国社会”的总体认知(我们在下文将看到,这...
...新史料、新问题与新史学——从华北区域史研究看史学与史料的关系
李景汉、吴景超等人对于华北农村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研究,建立在其对河北定县的社会调查之上(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陈翰笙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之发轫》等农村社会经济研究,也是在其带领调查团在河北清苑调查时所作。华北区域社会调查和研究顺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调查热潮而兴起发展,如陶孟和的北平生活费分析,许士廉、杨开道等人的...
百年社会学史上的李景汉先生
北京社会调查是李景汉先生社会调查事业和社会学研究的起点。1924年,他学成回国后即出任美国社会学家甘博(SidneyD.Gamble)创办的北京社会调查社的干事,并兼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1926年,他与陶孟和、陈达等一起组织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并任主任。在这一时期,他开展了包括人力车夫劳务及生活水平、手...
中国社会学的方法自觉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不少经典社会学研究都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方法上的创新,如李景汉在定县调查实践中总结了一整套实地社会调查方法,陶孟和在北平市民生活费调查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家庭记账法,以吴文藻、费孝通等为代表的社区派学者则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社区研究法,费孝通在克服个案研究局限性的探索中提出了类型比较法。
在今天,社会学与社会有多远的距离?
中国社会学的部分开创者们,从左至右:陶孟和(1887-1960)、李景汉(1895-1986)、潘光旦(1899-1967)、吴景超(1901-1968)和费孝通(1910-2005)。康有为在《日本书目志》“政治门”的社会学类图书按语中有这么一句:“大地上,一大会而已。会大群,谓之国;会小群,谓之公司,谓之社会。”他在当时比较早参考日本的译法...
陆远:中国社会学的传承与断裂,背后都有“权力”的影子
燕京书评:费孝通、吴景超、陶孟和、李景汉学成归来,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在完善学科建制的同时,在你看来也给学科建制带来了负面影响,让其更加“碎片化”,学者也因此缺乏全面的认识。这里面具体的机制是怎么样的?这种“碎片化”是否是学科完备后不可避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