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下乡的“知青”,成名后被开除党籍,后来如何走上成功之路
他认为自己心中只有国家和知青的事,作为知青点的负责人,他掌握着推荐知青进城的权力,认为应该推荐他人而非自己。1974年1月,《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事迹,使他一夜成名。随后,电视台和报纸都前往他的下乡地采访他,包括其他城市的知青也前来参观。此外,许多大城市也邀请他作报告,分享他的故事。1976年粉...
知青岁月:下乡插队我嫁给了农民,两地分居三十多年才团聚在一起
其实我一直都是农民身份,在公社当文教干部,虽然享受干部待遇,但我还是农业户口。说句实话,当时要不是考虑李吉年的年龄早过了结婚年龄,我是不会主动辞职的。图片来源网络当年秋后,在父母的极力反对下,我和李吉年领取了结婚证,举办了简单的婚礼,我成了石埠公社第二个嫁给当地农民的青岛知青。结婚那天,全生产队的...
1968年,毛主席为何让知青上山下乡,如今才明白他的深谋远虑
因为大部分的知识青年都是从城市而来的,农村的生活待遇是不能跟城市里比的,所以就出现了大部分的知青们,在生活上出现了不能自给的现象。时间一久,知识青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最大的就是婚姻问题,因为下乡知青们大都还是青少年。在农村的时候,没有谈恋爱、结婚的意识,因为那时候只要在农村结婚了,就得待...
70年代傅莹年轻时,一张罕见的留影,从下乡知青到外交“铁娘子”
1969年,14岁的傅莹和所有同龄人一样“上山下乡”,参与劳动。“上山下乡”的3年,傅莹一边劳动,一边自学,完成了高中的学业。据说傅莹原本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数学家,她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傅莹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她的数学成绩居然是满分。二、夯实基本功,胸中有成竹毕业...
知青回忆:当年我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的末班车
这时候,我们要登上的已经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末班车了,全国正涌动着“知青返城”的激流,好多同学都打着如何避免报名上山下乡的主意。但不去上山下乡,留在城里是有条件的,比如有所谓的“五不下”,即符合身有残疾、独生子女、父母双亡、归侨学生、中国籍的外国人子女等条件。参照这些条件,全班竟然有25个人可...
下乡知青琐忆
下乡知青琐忆转自:贵州日报■流泉1975年7月,我从织金一中高中毕业后,在城关区北门公社登高楼生产队插队落户,恢复高考后,1978年4月我上了大学才离开(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登高楼生产队紧靠县城,队里的公房是三间草房,我和一起下乡的喻虹同学就住公房的右边,公房前面是一大块平地,可堆可晒农作物,还可以开群众会。下乡后,...
【知青在长岭】陈满发:我的知青生活
工程待遇不错,农民兄弟除了工分,还有补贴。遇到雨天就学习休息不扣工分。指挥部人员都是相关县、公社抽来的干部,伙食补贴很高,吃饭不用自己掏钱。那时,物质文化都比较贫乏,而一旦有了物质基础的支撑,开展工作就方便多了。指挥部虽小,但职责非常明确。有管工程的,有管生活后勤的,有管宣传的,连县里广播站都派员参战...
【知青在长岭】李胜文:难忘的历程
下乡第二年,春节刚过,春耕就开始了,农村素有“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说法。所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庄稼丰收与否,那就全看春耕如何了。种早了,天气凉,粉种子;种晚了,到秋没有成熟。因为东北气候寒冷,无霜期短,所以春耕必须要掌握好时机,要适时播种,这样才能保证粮食的丰收。春节刚过,正月初七就开始拿活...
知青往事:下乡插队他娶了带着三个娃的寡妇,现在大家都很羡慕他
知青往事:老张是个孤儿,下乡插队爱上一个寡妇,当了三个娃的后爹张友福是个孤儿,他八岁那年一场大火夺去了他父母的生命,他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左邻右舍和街道干部都是他的亲人,都是他的恩人。要不是街道干部和乡亲们帮他修建好烧塌的房子,他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因为父母去世早,张友福只读了三年书,十一岁...
“小知青”们下乡啦!??丢沙包、溜铁圈、歘嘎拉哈、跳大绳...
走进宝清,走进知青小镇一起尝知青下乡的感受小小读书人,体验知青生活做一回朴实无华的“小知青”!知青小镇,我来啦!下乡插队落户组建生产队不远百里,一群八零后老师,带着124名10后的孩子们,到达知青小镇,感受知青岁月。小皮球,架脚踢,38、39、21...跳皮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