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多市土地开发强度超警戒线 深圳逼近50%
羊城晚报报道,珠江三角洲全域规划项目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珠三角建设用地三十年来增加了近五倍,2013年国土开发强度已达16.49%,其中深圳开发强度最高,接近50%。该研究指出,珠三角部分城市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偏低,广州、佛山、中山、肇庆等城市,城市绿地比例均达不到10%的低限,更远远低于国际大都市的水平。
南方观察|中山“工改”:名副其实的发展工程民生工程
不仅开发强度大,更突出的问题是土地低效利用:早期开发的单层锌铁棚厂房11.2万亩,占已出让工业用地的33%,平均容积率不足0.65。受制于土地空间,多年来招商引资项目落不了地、一批本土骨干企业为增资扩产被迫外迁制约了中山产业发展,工业投资额曾经连续多年珠三角垫底。与此同时,大量低效工业园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融湾向海,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
(一)看城市竞争力,广州如何谋定城市定位奋楫争先城市性质与核心功能定位犹如笔锋所指,预先窥见这座城市的繁荣景象。改革开放后在获批三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广州的城市定位从“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再到“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心地位不断提升,区域职能不断凸显。在这次国土空间...
土地开发与县域发展:苏南模式、珠三角模式、晋江模式的比较
第二,巷头村实施标准化的宅基地分配制度,在老区、新区两次宅地分配中实现土地资源均等化分配,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强化村民利益共同体,以顺利实现村级决策,并在农民公寓建设中签订旧宅回收协议,使得村集体能够更强地整合和统筹村庄中的土地资源,将私有化和系碎化的宅基地资源再公有化,进而实现村集体在土地规划利用中的统...
如何盘活存量土地?武汉这样做→
盘活土地存量的“武汉模式”武汉的土地开发强度相对较低。从近十年的情况来看,2013年,武汉土地开发强度为21%;2022年发布的武汉第三次国土调查公报显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占比为23.9%。《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了开发强度不超过30%的要求,这意味着武汉在未来十多年的时间...
“空间革命”支撑珠三角“产业上新” ,多地攻坚老旧工业园区改造...
这也是广东加快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的缩影(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作为全球产业高地,珠三角工业起步较早,土地开发强度较高,空间制约也日益突出。为此,各地通过改革创新,为制造业开拓新空间。除了改造老旧工业园区,还重塑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建设重大平台。在东莞,去年60个现代化产业园区相继在多个镇街(园区)“起笔”。今年,东莞将重点聚焦...
900天,中山如何“蝶变”?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遍地开花的村镇工业园,曾为这个先发地区注入强劲发展动力。但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发展空间不足制约了产业升级提质,土地空间受限成为珠三角许多城市“成长的烦恼”。作为老牌工业城市,中山土地碎片化、利用率低的问题尤为凸显。中山土地面积不到1800平方公里,全省...
打造海上新广东,打开了怎样的“大格局”?|年中经济观察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广东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珠三角地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已逼近极限。从陆地转向海洋,成为广东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1993年6月,广东率先在全国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第一次海洋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大力发展广东海洋产业”,一系列支持海洋开发的优惠政策接连推出。船舶制造业、海水...
实施广东 “头号工程” 推进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对佛山...
一是空间问题。当下,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珠三角地区的土地开发强度都已超过国际公认的30%警戒线。如桂城目前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70%。同时,土地使用效率不高,过去乡镇工业粗放化发展,村级工业园野蛮生长,土地碎片化、产出低效等历史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
(二)国土开发现状。广东省国土空间开发经历了由点状到面状和带状的发展历程,国土开发强度(开发强度指一个区域建设空间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建设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独立工矿、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设施、其他建设用地等空间。)不断提高,呈现出多样化的开发格局和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空间的构成及其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