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卫星定位:从全球米级到全球厘米级|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在卫星导航定位中,空间误差主要包括电离层和对流层,时空变化复杂,精细处理比较难,针对电离层,团队提出了多模型同化的电离层反演方法,实现全球30厘米的精度产品;进而提出了电离层时空变化的层析方法,将精度提升到3厘米。在此基础上,针对电离层闪烁等异常情况,提出了异常控制方法,将定位精度提升了40%。针对对流层,团队攻...
卫星导航:开启精准定位新时代,卫星导航核心龙头一览!(名单)
用户接收设备精确测量由系统中不在同一平面的多颗(通常为4颗)卫星发来的信号的传播时间,然后完成一组包括多个方程式的模型数学运算,从而算出用户位置的三维坐标以及用户钟与系统时间的误差。卫星导航是指采用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7月12日,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
中国高铁跑得这么稳 竟和天上的北斗卫星有关
常规情况下,惯导系统的数据计算是一个积分过程,整个过程耦合了定位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误差,误差快速累积会对计算结果产生一定影响。“采用北斗或者其他卫星定位技术,可有效抑制误差的累积,使整套系统在长时间内都维持在一个高精度的水准。”饶雄说,与利用轨距尺进行测量或全站仪半自动测量等传统手段相比,北斗惯导小车在...
揭秘中国北斗是怎样炼成的:能否和GPS一决高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说,时间精度就是卫星导航的“命门”,天地间时间越同步、误差越小,定位精度越高。然而,在北斗导航卫星发展初期,我国并不具备研制生产星载原子钟的能力。杨长风说,过去,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制造卫星导航系统使用的高精度原子钟,但对我国实行严格限制,甚至直接禁运,“这才倒逼我们研制能够上星...
北斗厘米级定位不存在,最多10米精度?辅助系统可不是吃干饭的!
首先第一个就是,地基增强系统。工程人员会在地面设置许多基准站,以用来锚定导航卫星的定位偏差。如果存在偏差的话,基准站就会给卫星反馈信号。二者两两一减,就能得到准确的坐标位置了。换句话说,这就像一杆秤一样,只要找出一个固定的误差值,就能锚定所有的数据。像咱们的北斗,就搭设了一套完整的地基增强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北斗好用,下一代更好用
未来的北斗是国家综合时空体系高精度定位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一大特色它可以捕捉到几毫米的位置移动也可以传递极其精准的时间精准到几百万年误差1秒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除此之外,让杨长风感到自豪的还有北斗系统的“特异功能”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和...
北斗三号实现全员到位意味着什么?
卫星和地面之间不完全是真空,信号到达地面的途中,会被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和对流层干扰,造成高达几十米的测距误差。还有多种误差源需要通过观测、建模,求得改正参数,进行位置修正。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这一修正任务由增强系统来负责。北斗的增强系统分为星基与地基两部分。星基增强系统通过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搭载卫星导航...
打通“天路” 星间链路让北斗瞰世界
杨俊表示,正是在国内外没有可借鉴方案的情况下,团队解决了境外卫星连续实时管控等技术难题,突破了星间链路的技术屏障,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区域迈向全球,成为北斗自主创新和领先GPS的核心标志。这也使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真正成为我国首个实现全球组网运行的航天系统。
“北斗好用,下一代更好用!”
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的总设计师杨长风回想自己与北斗的十年他觉得,他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是解决北斗系统国内建站实现全球运行和服务当时,北斗人开创性地提出利用星间链路来解决这个难题杨长风说“星间链路”就相当于在相隔万里的两颗卫星间“穿针引线”...
北斗卫星导航:中国被美国GPS卡脖子后的华丽赶超
上面简单概括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的发展历程,这其中包含了太多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有很多令人振奋的亮点。比如在北斗二号的研制中,我国就已突破原子钟这一关键器件的国外垄断。原子钟是一种计时装置,精度可达到每2000万年仅误差1秒,普通人用不到,但对于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来说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