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强谈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
士大夫群体的长久稳定,维系了中国社会观念和社会心理的稳定;维系了中国伦理秩序、政治秩序、社会秩序合一的稳定;并因之而维系了中国社会结构的稳定。但十九世纪中叶之后,随世变之来,已是时移势迁,稳定的东西因之而常在摇晃开裂之中。西方人挟其暴力源源不绝而至,与之相随的是暴力触发战争,战争冲击政治、经济、世道...
应星| 事件社会学脉络下的阶级政治与国家自主性:马克思《路易...
他提出社会学尤其是历史社会学应该把“时间性”(temporality)的概念引入理论生产,并以“事件性的时间性(eventfultemporality)”为基础倡导“事件社会学(eventfulsociology)”的分析路数(休厄尔,2012:76-116)。不过,事件社会学的真正开创者并不是休厄尔或他所说的其他一些美国当代学者,而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留下经典...
困惑的西方:托马斯·索维尔眼中的身份政治与社会正义
在追求社会公平的过程中,通常发生的情况是,精英阶层的代理人们根据社会公平的观念,进行政策层面的操作,主要着眼于解决社会中商业、教育等领域的不平等。有时候甚至受害者本身也被剥夺话语权。这种为了别人的福祉而剥夺他们话语权的做法,是美国二十世纪“进步时代”最为典型的特征,一直持续到今天。索维尔在书中提到...
梁启超150年︱以梁启超为例看庚子前后“社会”概念的形成
中村正直把society译为“仲间连中”(同伙们),又加上了“即政府”的注解,这样,就把“社会”(society)的概念翻译为政府,并把原文限制社会暴虐的主题,转移为政府与人民权限的问题,反映在梁启超译文时即为“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
马克思的空间概念
空间作为一个相对概念,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客观存在形式。空间关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自身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建构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体系,既是当前中国学术界重要且紧迫的任务,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崇高使命。深入推进这一进程,需要回到马克思的空间概念。重新思考马克思的空间概念,既...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物质主义和后物质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哪些...
二战后,以德国绿党为代表的新左翼群体及其运动思潮,就是上述矛盾在政治社会领域运动的产物(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美国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等人敏锐地观察到这种现象背后的变化。他在1971年出版的《欧洲寂静的革命:论后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一书中,提出了“物质主义”和“后物质主义”概念,用“后物质主义”的框架,来解释...
陈那波 | 代理理论及其对中国政治的应用研究述评
戴慕珍的研究则相对较好,因为她对不同的代理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发展出“地方合作主义”概念,但是并没有对各委托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上层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上述可见,将代理理论应用到当前的中国政治研究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这些工作是围绕着行政关系展开的。本文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对经济学和社会...
美国究竟需要什么政治?“中国处方”:中国政治对位美国及国际(3)
——政治社会文化:保守主义、传统主义、民族主义/本土主义、权威主义美国民主党向左下方移动,从第1象限“迁移”到第2象限的位置,特征是:——经济:左翼经济,进步主义、“社会主义”(北欧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政治社会文化:自由主义(西方主流左翼)、进步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左翼认同政治(如性别、...
李放春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理性”的历史与历史的“无...
对中国读者而言,《新教》又有着别样的知识与政治意涵。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社会科学“补课”,帕森斯的《新教》英译本被引入大陆。特别是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的中译本(于晓等译,收入“现代西方学术文库”),流传甚广。此后,《新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国内学界管窥“西方”文化堂奥的重要门径。同时,它在相当程度上也和...
三八妇女节 | 走进女规划师们的学术世界,感受女性智慧与力量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WorkingWomen'sDay,简写IWD),又被称为“国际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女规划师们以卓越的才能和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