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最经典的地标建筑,融合天安门和天坛元素,设计艺术驰名中外
人民大礼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特点,当属高达65米、仿"天坛"的圆形大屋顶和"天安门"式的大厅外门楼,两旁的四方亭,都是用翠绿色琉璃瓦镶嵌而成,配上乳白的栏杆、大红的廊柱以及精美的彩绘,显得气势磅礴,异彩纷呈。这座建筑的奇妙之处,是把北京天安门和天坛两座伟大的建筑融合在一起,而且如此浩大的建筑工程竟然是在...
托马斯·赫斯维克:回馈社会,给予欢乐,建筑是最具公众化的艺术
对我而言,建筑是最具公众化的艺术形式。因此,它担负着回馈社会的重任,而非冷漠与疏离。虽然这个话题十分严肃,但如果我们始终保持严肃,便无法有效地与人们产生互动。▲东京麻布台之丘??RaquelDiniz让人们热爱建筑,是使建筑最可持续的途经之一。当建筑展现出更多热情,而不仅是形式主义时,人们才会对建筑、对空间...
天地之和比:探寻中国古建筑美的密码
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建筑。新华社发(李文魁摄)中国古代建筑,有对美的比例的追求吗?看过无数古建,令王南印象极深的,是一座寺院不起眼的一隅。那是北京香山的碧云寺。2012年他们前去测绘,中午时分,几人绕到前院廊庑的转角处休息。那里远离中心大殿,只是回廊的...
建筑与时间——穿梭于东西方著名建筑与历史人文的时空之旅
我们大院的主体建筑,有可能和这个区域的“江西会馆”有关,那是一位在1949年左右逃离大陆的资本家的宅邸,最终演化成20多户人家聚居的杂院。我对它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二层大楼的正立面上有着两根带着某种“柱式”(想起来,最有可能是富于装饰的柯林斯式)的立柱,这绝非传统中国建筑所能具有的。此外,建筑的诸多细节...
攀上建筑史研究的学术高峰——梁思成的中国古建筑调查
“思成徽音俾永宝之”“研究中国古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梁思成在《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一文开篇如是说。因痛感20世纪初期的中国不仅民生凋敝,且在文化上衰弱到连艺术之标准亦已失掉,当时学习西方建筑的梁思成决心“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祈望以个人的努力带动更多的学术和社会的力量,复兴民族之...
中国古代建筑的比例密码与美学追求
20世纪初,英国学者弗莱彻主编的《比较建筑史》里著名的“建筑之树”,将西方建筑作为主干,认为中国建筑不过是一个“非历史”的次要分枝(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这样的偏见时人却无力反驳。在这之前,中国没有自己的建筑史,建筑技艺主要靠工匠口传。中国建筑患上“失语症”。
“样式雷”:打破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的“失语症”
得到世界承认衡量建筑美不是比外在,而是比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及这些价值观是否有时代价值,中国古建就大量浓缩了具有现代意义的价值观“人类应该尊重环境”的价值观念,应该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本质也最大的贡献按中国的古建观念,建筑从属于环境,自然和人文的环境才是人类生存和建筑创作的本体人物简介王其亨祖籍河南,少年时...
经历了“东西方碰撞” 她六年考察测绘2700余处中国古建筑
“快乐”与“诗意”,融入了林徽因的建筑学思想。“展览名为‘现代建筑百年对话’,体现了中国现代建筑在与西方建筑学文明交流与对话中萌芽和发展的历程。早期的中国留学生就是这场对话的桥梁。林徽因的求学治学史,不应仅仅被视作一个历史故事,解读它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才是核心之所在。”林中杰向南都记者解释道。...
一代代学子的精神家园!那些藏在高校里的宝藏建筑,哪个属于你母校?
东南大学大礼堂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学校最重要的象征之一。大礼堂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建国后又为其增添两侧双翼设计,整体建筑属于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礼堂。建筑造型宏伟,主立面采用欧洲文艺复兴式构图,底层开三门做入口,二三层立面用四根爱奥尼柱,檐口之上做山花。
中国第一代留洋建筑学生,带回“东西方碰撞的真正含义”
根据资料记载,中国留学生中最先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的是朱彬,于1918年9月从清华学堂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林徽因于1924年来到宾大,和她同行的包括她的一些同学及梁思成,这位才华横溢的中国留学生后来成为她的丈夫和长期合作伙伴。在宾大,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边系统学习西方建筑体系,一边下决心投身中国建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