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何从韩国开始,不仅因为是韩国最弱小
申不害在韩国主政的15年时光,是韩国的全盛时期,韩昭侯虽然无能,但有运气,颇有识人之明。申不害鉴于韩国国力弱小,不大可能扩张领土,申不害在此情况下,为韩国一支善守之兵,更出奇的是,申不害另辟蹊径让韩国在装备上提高水平,就是提高武器的锻造水平,尤其是弓弩方面,因此经申不害之手打造出当时七国之中最强的武器装...
战国思想家申不害,所主持的变法究竟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申不害之所以能在韩国实施变法,基于二大因素:一是当时韩国的生存发展需要进行变法;二是申不害在处理外交事务的二次卓越表现,获得韩昭侯的信任,于是委以重任。申不害原来是郑国京邑(今郑州荥阳东南京襄城)人,曾为郑国小吏,公元前375年(韩哀侯二年),韩国灭掉了郑国,他成为韩人,并做了韩国的低级官员。郑国被韩国灭...
一次“示弱”的外交,成就了一位“郑之贱臣”,申不害强韩的15年
此后15年间,韩昭侯全力支持申不害的一系列变法,两人合作无间。申不害需要权力来施展抱负,韩昭侯对他的变法理念也很认可,正好互利互惠。甚至韩昭侯还用申不害的理论打了申不害一个出其不意的反将一军。当申不害想要为自己的堂兄谋一个官职时,韩昭侯却拒绝了,并说你不是教我要因才授官、讲究次第吗,照你的理...
申不害变法:法家术派使国政阴谋化,与商鞅较量十五年终告失败
公元前354年,魏国出兵伐韩,韩昭侯及众臣束手无策。申不害在危机时刻审时度势,建议韩昭侯执圭(古时臣下朝见天子时所执的一种玉器)去见魏惠王,示弱称臣,以此让其自大骄狂,同时利用其他诸侯的不满让韩国得到同情。公元前353年,魏国起兵伐赵,包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遣使到韩国求援。申不害进谏说应当联合齐国,...
典籍里的郑州丨申不害:从小吏到丞相,一部 “打工人”奋斗史
申不害,亦称申子,郑国(今郑州荥阳)人,战国时期思想家、韩国丞相,是法家重要创始人物之一,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虽然有着众多头衔,但实际上申不害在史书中的记载并不算多。《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写道:“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脩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
一口气看完韩国历史:别人不尴尬,尴尬的就只有你自己!
《战国策》中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有一次,申不害私下向韩昭侯为自己的堂兄讨官,韩昭侯不同意,申不害面露怨色。韩昭侯说:“你教我按功劳安排官职,却又为自己没有功业的堂兄求官,那么我是该答应你的请求而抛弃你的学说,还是该推行你的学说而拒绝你的请求呢?”...
法治文化 | 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
申不害(约前385~前337)是与商鞅同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商鞅是法治派的代表,申不害是先秦以重“术”著称的法家代表人物,世人尊称他为申子。申不害,郑国京(今荥阳市豫龙镇京襄城)人。他在韩国为相15年,帮助韩昭侯推行术治,使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史记》在《老庄申韩列传》中说:申不害原先是郑国的低级官...
中华读书报:如何认识和评价申不害的“行政哲学”
申不害(前385年-前337年),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本为郑国人,公元前175年,郑国为韩国吞并,因此申不害也就成了韩国人。申不害在韩昭侯时被任为相,主持变法,“内修政教,外应诸侯”,韩国遂致富强,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申不害曾著有《申子》一书,后来散佚,只是在唐人编纂的《群书治要...
韩国明明经历了“申不害变法”,为何还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
所以说“申不害变法”它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帮助韩国彻底走向成功,只能算是给予了他们强大的希望,而这一丝希望的曙光也被后来的秦国所破灭。在韩昭侯和申不害等人去世后,韩国持续遭到秦国打压,以至于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先被消灭的国家。总结综上,在当时韩国的国情与综合实力如此比如薄弱的情况下,秦王嬴政能够派遣大军轻...
申不害变法是在权术的基础上整饬吏治而忽视对国家体制的改革
商鞅在秦国进行的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百姓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变革,而申不害变法更多是通过权谋术数对朝廷吏治进行整肃。申不害和韩昭侯死后韩国又迅速衰败,日渐沦为被人征伐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申不害变法过于醉心于权谋术数,而忽视对国家体制的深彻变革就已潜伏下这场变法昙花一现的祸根。不过在申不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