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海渔民“做海”生活 他们是如何保护生态、安居乐业、守护...
生活在南海海域的渔民,南海对他们来说不仅是赖以生存的“饭碗”,更是他们祖祖辈辈守护的家园,渔民们还有祖国坚强的后盾。渔民冯启焕称:“现在我们国家是越来越强大了,我们的巡逻密度也增强了,现在基本上也没看到外籍渔船。”打渔30多年的李前三对三沙有着特殊的感情,创作了一副对联挂在家门口。渔民李前三...
海南周刊丨渔民的“做海”生活
蔚蓝的海洋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也是天然的渔场。海南岛四面环海,勤劳的海南渔民世世代代耕海牧渔,用汗水和智慧换来渔获满舱。在海南方言中,与海有关的劳作方式被称为“做海”。8月16日是海南开渔的日子,临高调楼等地的渔港千舟竞渡,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历史上海南渔民如何“做海”?出海前精心准备...
世代耕海牧渔,看海南渔民的“做海”生活→
如今,海南渔民出海仍会准备生活物资,比如大米、蔬菜、水果、矿泉水、花生油等,种类丰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8月16日,琼海潭门镇的渔民表演渔灯舞。海南日报特约记者蒙钟德通讯员陈世明摄海南渔民世代在海中谋生,懂得敬畏海洋。准备好出海所需物资后,渔民们会择期举办祭海仪式,备祭品、添香火,行祈风祭神之礼,...
昭通水富: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后的幸福生活
水富市人社局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保险政策宣传,71名退捕渔民全部参加养老保险。????水富市农业农村局渔管站高级农业师杨伟阶说:“从2020年实行长江十年禁渔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人社局、市民政局等部门对退捕渔民实行建档立卡管理,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创业服务,跟踪了解并解决其生产生活困难,持续...
禁渔三年多 退捕渔民生产生活闯出了哪些“新路子”?
退捕渔民马五一:这个房子是我自己建的,蟹塘实际面积在26亩多一点。到夏天,螃蟹就到那个草里面去了。马五一的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湖阳镇,记者到达时,正赶上他要出门参加养殖技术培训班,退捕上岸后,马五一和妻子就在镇上的“捕转养”基地承包了水塘开始养殖螃蟹,现在每隔一段时间,他就要去学习养殖技术。
老渔民的新生活
抛锚,撒网(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30张1.8米高、60米长的渔网依次顺水而下——看似容易,实则渔网下水有几十米深,没本事的人可能连网都放不下去。而这对于王香林这位土生土长的钱塘江渔民来说,打鱼40年,这套动作完全已成肌肉记忆。等待起网时,王香林放眼四周,看着钱塘江两岸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感慨万千。“以前出船,触目所及一片荒...
【央视关注河南淅川】新闻特写:上岸渔民的新生活
河南问暖通道持续开通各地热力部门积极回应丨大象帮盘点??电梯救援一周100多次多方回应周口最大小区频繁停电问题查看更多内容>象·评论中听|卫生巾集体“缩水”,绝不能让女性用品背刺女性网友为何建议专家别“建议”?|锋评野猪“撒野”,相关管理策略或该调整了|大象评论·深一度查看更多内容>象·...
【新春走基层】探访渔村里的“蓝色粮仓” 感受老渔民的“牧渔”新...
东南网2月12日讯(本网记者冯川叶)新春第一天,记者跟随福清市东瀚镇万安村的养殖户林国忠驾船来到深海网箱养殖平台上体验渔民“耕海牧渔”的生活。今年50多岁的林国忠,是一位有着30多年养殖经验的老渔民。去年开始,林国忠开始引进深海网箱养殖。他也成了这一带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林国忠一共有10口深海网箱...
新春走基层丨生态修复搬迁,让渔民过上了能看春晚的生活
在渔民们看来,电力是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承载着几十年来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前我们在船上还用风力发电,储存电能主要就靠蓄电池。因为发电功率有限,经常只能勉强够照明用电,看电视就满足不了,更不用说看春晚了,”何广强说。“在船上条件不好。后来还能用发电机,过去没有发电机的时代就只能用煤...
上岸渔民的安居新生活
昔日渔民发自内心的喜悦和骄傲,不仅仅是看到了长江口渔业资源的修复,还有他们的安居乐业新生活。崇明区共有160个需要安置的退捕渔民,其中1/3是40岁到50岁之间的,年龄、文化水平、生存技能都没有优势可言,这些渔民通过再就业实现安居,挑战不小。记者了解到,在保障渔民老有所养和不到退休年龄的上岸渔民再就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