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抖音里辱骂同事 侵犯名誉权被判公开道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是否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应当根据行为人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受害人是否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
《民法典》法律日历 | 第36期:名誉权的限制(互动答题)
新闻媒体不构成侵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是对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影响他人名誉免责以及除外条款的规定。正当的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履行批评职责的正当行为,即使发生了对他人名誉造成影响的后果,也不构成侵害名誉权,不承担民事责任。相关法条《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
网络“发言”莫任性 侵犯名誉需担责
名誉权的侵权适用于一般侵权责任的认定,亦即过错责任原则,因此认定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应从四个要素进行判断:1.违法行为,该行为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因法律保护的名誉系社会评价,因此该违法行为应当是公开的,即该损害行为至少应被第三人所知晓。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上述违法行为主...
...普法强基】你在互联网上的“吐槽”、“辱骂” 可能构成名誉侵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第一款:“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第九百九十一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害”。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
祸从口出:随口一编引发的名誉权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
人民法院案例库:微信上发表不当言论构成名誉侵权的认定
第一,新闻报道、舆论监督侵犯名誉权(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媒体进行不实报道,或未尽合理核实义务导致不实报道的,可以构成对名誉权的损害。新闻报道中可能同时出现对民事主体的侮辱和诽谤。本法(《民法典》,下同)第999条、第1025条、第1026条和第1028条也对新闻报道失实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做了特别规定。媒体不作为同样构成侵犯名誉权,...
因劳资纠纷在网络发表不当言论被起诉,法院:侵犯名誉权
法官提示,劳资双方的名誉权纠纷一般源于劳动争议,往往初始的劳动争议才刚刚发生或悬而未决,其中一方就公开发布贬低对方的侵权言论进而引发次生纠纷,使双方反复涉诉,不仅加剧了双方的矛盾,还增加了双方的诉累。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此处的民事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微信群里辱骂他人,法院:侵犯名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辱骂、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今微信群聊已逐渐成为大众聊天、讨论话题、传达工作内容的一个重要方式,微信群并非法外之地,在微信群...
1次借款产生10次不良征信记录?银行未告知风险被判侵犯名誉权,担责!
法院指出,银行对借贷业务未履行有关征信风险提示义务,对其收集的信用信息未核查、规范管理导致客户形成多次不良征信记录、社会信用评价降低,属侵犯客户的名誉权,应承担相应的责任。2019年6月,郑某与某银行签订一份《个人额度借款合同》,约定某银行向其提供10万元的借贷授信额度。因郑某开具的银行卡为二类卡(限额...
女子用出轨照片作证据反被诉侵犯名誉权,律师讲解大众认识误区
此外,《民法典》人格权编中还规定,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东城法院法官则提醒,庭审中正常的举证质证行为,通常不会侵犯对方名誉权。但如果当事人将涉及对方隐私的证据公开传播,则可能会侵犯对方名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