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老北京历史上各行业的祖师庙
窑神庙窑神庙位于门头沟区圈门,始建年代不详,曾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坐北朝南,由山门、大殿、厢房、后院二进院落组成,山门悬“古刹窑神庙”之匾。正殿供奉窑神坐像,其圆眼直瞪,黝黑面堂,蓬松虬须,头戴官帽,身穿铠甲战袍,右手持竹节钢鞭,左手上托,脚蹬皂靴,甚是威严。据《京西煤业》载:历史上门头沟盛...
城市记忆 | 它才是老北京人心目中的王炸!
北京的四合院与城市的地位发展相伴而生其最早的痕迹是后英房胡同留下的元代院落遗址,那是元大都城市民居生活的历史记录。明清时期城市规模扩大,在《乾隆京城全图》中共留下大小四合院26000多所。《乾隆京城全图》(局部)清末民国时期,四合院开始大量减少,新中国成立后,饱经风霜的北京四合院又历经变迁,大量四合院演变...
中华书局九月新书单_研究_横排_文学
邓云乡说,四合院足以代表北京风情,“与北京融为一体,与历史融为一体。没有它,又如何显示北京的生活呢?”邓云乡以深情思旧的笔触,既介绍四合院的标准、变化、花木、布局等,也讲述四合院里的人事、生活。在这里,四合院已经成为浸染北京气息的独特符号。14《鲁迅与北京风土(图文精选本)》邓云乡集一个人与一座城:细...
“对儿时的我来说,北京城是一座大型游乐园”
当时的北京城没什么新建筑,我上初中的时候刚从四合院搬家到一个所谓的“现代建筑”里,就是那种很常见的、六层楼高、没有电梯的砖混结构的房子。这在当时算是高层建筑。像贝聿铭、路易斯·康,他们都是因为看到居住的城市中的一些具体建筑而被激发了学建筑的热情,而我当时看到的主要就是北京的古典建筑,说实话,对再...
老北京的记忆:大半截胡同深度游,一条小巷映射大历史
在清代,此处因多有官宦人家居住而逐渐繁华,胡同内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色。根据《东京梦华录》等文献记载,大半截胡同的建筑多为四合院结构,这种布局典型地反映了北京老城的居住特点。四合院中庭院深远,布局严谨,体现了传统的住宅风水观念。实际走访的景点介绍...
这么想去北京,北京到底有谁在啊?
自金开始,燕山脚下的高地——北京便开始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如今的北京二环以内,以故宫为中心,东西南北条条胡同编织着历史,独具北方建筑特色的四合院坐落其间,同庙宇、学府、林园等串联了古今时空。乾隆皇帝曾赞誉:“京师为首善之区,而国子监为首善之地
老北京四合院的“门当”“户对”是什么意思?
标准的老北京四合院,一般坐落在横向(东西向)胡同的北侧,大门开在院落的东南部位(不是东南角)。大门内的西侧为外院,建倒座房;内院的正房建在院落的中轴线上。在中国传统文化“文王八卦图”中,这种设计被视为有吉祥意义的“坎宅巽门”。正房两侧,分别建东耳房和西耳房;内院东、西侧,建东厢房和西厢房...
马驹桥将再现“老北京四合院”,1376户居民将落户于此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赵鹏从环形跑道到绿草茵茵的足球场,还有借助“老北京四合院”灵感以围合街廓形态出现的一系列楼群,记者日前获悉,北京住总集团中标通州区马驹桥镇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一标段),合同额8.2亿元。未来1376户居民将落户于此。北京住总集团方面介绍,其新中标的通州区马驹桥镇集体土地租赁住房...
《北辙南辕》被嘲太假?但老北京胡同里的美好生活,全是真的!
老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根据1946年的统计,北京共有胡同3065条。胡同这种北京特有的传统建筑形式,最早能追溯到元朝。元代建都时是先规划后建设的,沿河而建非常整齐,宽二十四步为大街,宽十二步为小街,宽六步则为胡同。“胡同”这个词也是蒙古语的音译,意为“水井”,有人住的地方自...
微型“四合院”还原老北京生活
“呈现在您眼前的模型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老北京大杂院内人民生活的场景。您可以从四个角度观察大杂院内外的生活,比如这幽静而狭长的胡同,正面的金柱大门和倒座房,垂花门里拥挤的院落,四合院正房内两户人家的家具布局。”随着讲解员的讲述,许多人都会停下脚步,扒着圆形的玻璃展柜,仔细观看这座可以旋转的四合院微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