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命施琅平定台湾,是他一生中最英明的一个决定
八月十一日,施琅统领清军自澎湖进发,十三日入鹿耳门到台湾,十八日,郑克爽率领刘国轩、冯锡范及台湾当地民众迎降。施琅也因此受封三等靖海侯。但也不得不指出的,施琅攻占台湾后,夺占田产收入自己名下的,几乎占据南台湾已开垦土地的一半之多,名为“施侯租田园”,一直延续到台湾日据时期。康熙三十五年,施琅病逝,...
台湾为何要建省?防外敌觊觎是主因,抗法名将刘铭传成首任巡抚
清初康熙帝收复台湾后,施琅认为台湾“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康熙帝深以为然,遂决定次年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自道(光)咸(丰)以来,英、美、日、法等国相继入侵台湾,使清朝君臣日益认识到台湾为“南洋之枢纽...
驱逐外虏 收复台湾
大将施琅在巡视台湾后向康熙帝奏报称:“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俱植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耳,兹则木棉盛出,经织不乏。且舟帆四达,丝缕踵至,饬禁虽严,终难杜绝。实肥饶之区,险阻之域。”(施琅《靖海纪事...
康熙统一台湾的重要战略决策
康熙登基后的二十余年间,多次派使臣与郑经就台湾问题进行和谈,开出优厚条件,但郑经称康熙派遣官员入闽与郑氏谈判,但郑经竟提出“照朝鲜事例,不剃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这一过分要求,妄图依照朝鲜成为清政府的附属国,以谋求独立,该要求一经提出立马被康熙否决。郑经的企图很明显,就是让台湾从大...
康熙王朝历史解密:施琅收复台湾的关键海战
眼见郑氏内乱加剧,反郑力量日益壮大,清廷决定乘虚而入,趁热打铁。康熙年间福建巡抚施琅奉旨准备海上征讨,收复台湾。然而,刘国轩也未曾松懈,在澎湖一带严阵以待。两军在澎湖一带对峙,决战一触即发。虽内忧外患,困难重重,但刘国轩对抗清朝的决心未曾动摇。他深谙陆战之道,在澎湖一带部署精锐,修筑重重防御。
康熙皇帝所写的这一读书心得,为何特意提到了台湾
康熙统一台湾后,非常留意台湾频发地震的实况,专门提及“然边海之地,如台湾月辄数动者,又何也?海水力厚而势平,又以积阴之气,镇乎土精之上(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国语》所谓‘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此台湾之所以常动也”。岛屿地震也见之《坤舆图说》的解释:“海中之岛亦多震者,因外围之海水与内所含之...
统一台湾后,康熙如何进行战争善后和治理台湾
原来,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一些清朝官员没有意识到台湾的价值,他们认为:台湾为海外泥丸,不足为中国加广;裸体文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主张放弃台湾。连曾经极力向康熙皇帝推荐过施琅的内阁大学士李光地也认为:台湾隔在大洋以外,声息皆不相通,因而主张空其地,任夷人居之。
统一后该如何对待台湾社会?历史上的经验我们应该批判继承
郑经是“苟延岁月,假息偷生,勾引奸徒,窥伺内地;屡经剿抚,仍执迷不悟,顽梗怙终。”此后,立刻话锋一转就开始赏赐恩典,以郑克塽年幼为理由开出了极为宽大的条件。“尔等果能悔过投诚、倾心向化,率所属伪军民人等悉行登岸,将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尽行赦免,仍从优叙录”。康熙皇帝也确实履行了自己的诺言,郑克塽作为...
科举制度与台湾秀才
科举制度与台湾秀才清代,康熙统一台湾以后,科举制度之种种明细规定,在台湾一一得以严恪执行。有科举制度在台湾,乃有台湾秀才之群体。清代府、州、县官办的教育机构分别称府学、州学和县学,各学在学生员分廪生、增生和附生。廪生月给廪膳即伙食补贴;增广名额招收的生员称增生;额外增取,附于廪生、增生之后者称...
《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
一六八四年(清康熙二十三年)设“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下设“台湾”(今台南)、“凤山”(今高雄)、“诸罗”(今嘉义)三县,隶属福建省管辖。一七一四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派员测绘台湾地图,勘丈全境里数。一七二一年(清康熙六十年),增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改“分巡台厦兵备道”为“分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