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座五千年前大墓,为什么出现在河南王庄遗址?|2023十大考古新...
在考古界,中国的“古国时代”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距今约5800年至5200年;第二个阶段,距今约5200年至4300年;第三个阶段,距今约4300年至3800年。距今6000年以来,整合聚落群为一个更大社会实体——它的形态和历史文献的记忆吻合。这就是文献所谓的国。之后,是国与国之间的整合。在距今...
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去世,他最早提出命名“良渚文化”
严先生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得到夏鼐先生的认可之后,1964年又发表《太湖和杭州湾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从浙江吴兴(湖州)邱城遗址1957年考古发掘的出土资料着手,通过令人信服的缜密分析,前瞻性地指出“邱城下层、邱城墓地和良渚类型的遗存的顺序关系在本区是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的,它们代表着本区新石器文化发展的早、...
文化中国行 考古中国篇丨探访仰韶村遗址
此次发掘,共有发掘点17处,出土了一大批陶器、石器等文化遗物,发现并命名了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1951年6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调查团考古学者夏鼐等对仰韶村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小规模发掘,开挖探沟一条、灰坑一个,发现了排列稠...
这个村庄,竟藏着华夏文明的谜底
在重新开馆的仰韶文化博物馆内部,分区展示了百年来四次发掘的有关实物。安特生的护照和日记、安志敏的手铲和放大镜……1921年、1951年、1980年、2020年,四个排列近乎均匀的时间点,折射了考古学在不同阶段的面貌,而串联起来,就是一部中国现代考古史。这条显而易见的学术史脉络,只有在仰韶村能够一目了然。上...
一个考古学家的遗产
20世纪20年代,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20世纪30年代梁思永等发现龙山文化。但学界一直在讨论两者的关系问题,孰早孰晚,没有定论。通过安志敏发现和命名的庙底沟二期文化,人们从此弄清楚了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这样的从早到晚的关系问题。这在考古学史上是一件大事。
文化寻根·约会浙江考古文明②丨一叶独木舟,问史8000年
2002年4月12日,跨湖桥遗址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不过一处遗址被冠以“文化”命名,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不同的分布点中有特征相同的器物,二是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2002年底,在距离跨湖桥约2.5千米、与跨湖桥遗址同一类型的下孙遗址被发现,它与跨湖桥遗址在文化内涵上具有许多共同点,比如...
如何成为一名考古学家?
一、考古学的教育在说到考古学的渊源时,我们知道了其前身为金石(古物)学。在现代考古学的三个主要分支——旧石器-古人类考古、新石器-原史考古、古典-历史考古之外,还有一个旁支,也就是民族考古或土著考古。几个分支各有自己的渊源与关联学科。当我们划分当代考古学时,上述划分也就成了基本脉络,这个脉络扩充为...
三星堆古城如何传承宝墩文化?|三星堆问答
不过,我们在三星堆古城西城墙外仁胜村地点发现一处相当于宝墩文化晚期的成组坑状遗存,出土一批玉石器,有可能是高等级墓葬或有特殊含义的遗存。距今4000年前后正处于黄河、长江流域各区域演进的重要阶段,三星堆有可能在此大背景下加速嬗变,这为后来三星堆古城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因此,有必要在仁胜村等地点开展考古工作...
以更鲜活的笔触展示中华历史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壳丘头遗址群中各个阶段考古遗存的文化面貌特征明确,发展延续关系明显,存续多个考古学文化,形成了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其中,既有以夹砂陶圜底器为代表的土著文化,也有黄瓜山和黄土仑等外来文化因素,为探讨东南沿海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传承、交流、互动,以及其代表的南岛语族早期人群的起源和迁徙提供了直接材料。
我国考古学中第一个以河北省地名命名的考古文化——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遗址从发现至今,经多次考古试、发掘,在新石器早、晚两个文化层中,共出土了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碳化物等遗物7000余件,同时还有大面积的灰坑、窖穴及部分房址、壕沟、祭祀地(性质待考)等遗迹,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而且有许多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其中在大面积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