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职场太妖,“京漂”杜甫为什么适应不了半点
家中的经济支柱倒掉,而杜甫又没有经济独立,未来一下子变得不确定了。天宝元年(742),杜甫的二姑在洛阳仁风里去世。杜甫悲痛万分,到洛阳为她服丧、作墓志。在洛阳,一晃两年。杜甫混迹于秘书监李令问、驸马郑潜曜等达官显贵的圈子。作为一个尚未及第的文人,与上层人物社交是一种刚需。然而,对于权贵们的奢靡,他有所...
杜甫:不是他爱漂泊,而是被命运选择丨周末读诗
他当时并不知道,命运没有安排他回去,是因为他的使命是作为一个诗人,为汉语的品质树立准确而完美的典范。作为后人,作为局外人,我可以俯瞰杜甫的人生,但对于自己的现世,我同样处于漂泊的脚步编织的迷宫,而且我也不爱漂泊。坐火车去云阳。云阳是杜甫当年乘船东下的必经之地,所以也是我此行要去的地方。从火车上看...
李白:越是个性鲜明、理想高远,遭受生活的暴击越严重
但即使在杜甫这称赞中,我们也能看到隐含的另一面:一方面是“痛饮狂歌,飞扬跋扈”,这样狂放不羁的自由风度;另一方面是“空度日,为谁雄”,有谁看见、注意到、赏识这种雄姿英发?生命的浪费里有着一种沉痛的孤寂。高喊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而其实他人生得意的时候太少,所以特别珍惜。事实上,越是才华横溢,个性鲜明...
杜甫的《蜀相》言简意远,表达出一种可让天下英雄同悲的强烈情感
次年春天,由于政治失意,人生困顿,因此,他刚到成都,便去游览成都郊外的武侯祠,想在自己的偶像诸葛亮那里寻求心灵寄托,在那里,杜甫写下了这首《蜀相》。杜甫这首《蜀相》,写景与抒情完美融合,怀古与咏怀高度契合,表达出一种可让天下英雄同悲的强烈情感。整首诗写人写景,囊括历史,融汇古今,言简意远,把丰富的情感...
古诗词里的雨声有多美?杜甫听了整整一晚上,而蒋捷却用一生去倾听
《春夜喜雨》是杜甫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的一首诗,当时诗人居住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草堂。因为诗人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携家人一路流寓到成都暂时定居。此时杜甫已年近半百,从长期颠沛流离中得到定居,开始了暂时平静的田园生活,诗人的心情也是恬静闲适的。
成为“诗圣”之前,杜甫有怎样的前半生
凡此种种,反映了杜甫身上的士族属性,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细致(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不过,无论是整体探讨还是个案分析,对中古士族的研究大体不出家族范畴。但社会终归是由一个个细致而微的家庭构成。诚然,士族推崇郡望,重视姻亲,但这些伦理与亲缘因素,其实是建立在家庭经济之上的。历史学者们借鉴了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从中古士族...
少年成名却科举失利,一生挫折,却从不放弃人生理想的诗圣杜甫
最终,杜甫还是无法忍受官场的黑暗,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立秋之后,杜甫便辞官而去。“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从此之后,杜甫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乾元三年(760年)的春天,49岁的杜甫带着家人辗转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后世称为“杜甫草堂”,杜甫和家人总算有...
岑参诗赠左拾遗,原来穷困潦倒的杜甫,曾经也有威武的时候
人们认为杜甫很穷困,实际上杜甫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青少年时家庭条件还可以。而这两个年头在朝为官还算威武。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岑参写给杜甫的诗歌。《寄左省杜拾遗》岑参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诗歌首联“联步趋丹陛,分曹限...
凌泽欣:杜甫的显赫家世与出身及其对杜诗的影响??
杜甫的外祖家虽然是一个盛大的士族,但承袭下来的亦非贵族的享有,而是悲绝人伦的惨剧。我们从这些不充足的史料中,没有看到其对杜诗的积极影响。而真正影响杜诗成就的是杜甫所处唐开元盛世的繁荣文化以及唐天宝政治和经济的特殊时代,是他早年“读书破万卷”的苦学与中年后深入人民之中、吸收人民语言,超越阶级局限,...
杜甫10首清逸诗词:满眼人间疾苦之外,自有一腔淡雅闲适之情
杜甫一生,前半生裘马轻狂,后半生颠沛流离,抒写人生疾苦的作品太多。杜甫除了他的那些悲天悯人的代表作之外,一生就是这样郁郁而终吗?当然不是,今天带大家品读一下杜甫的小清新的作品,当然这些作品大多创作于漂泊西南时期。杜甫饱经离乱之后,客居成都,在好友严武的援助之下,他过上了一段最为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