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火箭炮金贵无比,彭老总下令:每次使用都得由他批准
喀秋莎火箭炮是苏军在苏德战争爆发前秘密研制的一款大威力自行火炮,它不同于常规自行火炮,而是一种车载火箭炮,由于火箭炮这种新型武器在当时被列为绝密等级,所以就连苏联红军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因为共产国际兵工厂取其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所以红军战士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该武器命名为一个女性的爱...
喀秋莎火箭炮有多猛?24门一轮齐射,700多名美军尸骨无存
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立即将喀秋莎209团,编入志愿军炮兵第七师指挥的战役炮兵群,并且在上甘岭阵地上使用。据悉,209团装备有24枚喀秋莎,每枚喀秋莎可以在瞬间齐射16枚火箭弹,即209团中的一次齐射可以发射384枚火箭弹。在上甘岭战役中,在志愿步兵发起反击之前,209团的24枚喀秋莎通常提前轰炸目标阵地,为志愿步兵冲锋开路。在...
译名趣谈 喀秋莎到底是谁?
为何这款令德国法西斯闻风丧胆的火箭炮会叫“喀秋莎”?有一种说法是,炮身上有它的生产企业即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工厂的代码K,即俄文“共产国际”(Коминтерн)的首字母。前线将士喜欢给武器起绰号,当时又恰逢《喀秋莎》火遍全国,索性就给火箭炮取了首字母同样为K的“喀秋莎”这个好听名字,未想很快便不胫而走。
心相近丨“万里茶道”焕生机 中俄人文交流谱新篇
打造文旅合作“新网红”在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莫斯科动物园里,首只在俄罗斯出生的大熊猫“喀秋莎”是当之无愧的明星。“我和很多同学都喜欢‘喀秋莎’,我们常常来看它!”7岁的莫斯科小女孩维洛妮卡远远望着在攀爬架上酣睡的“喀秋莎”说,“它睡觉的样子特别可爱!”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共同出...
引领中俄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行
中国文化节、中国电影节等活动在俄受到追捧,多部中国影片俄文版在俄精彩上映,旅俄大熊猫“丁丁”及其新生宝宝“喀秋莎”成为莫斯科动物园网红。两国体育交流年圆满收官,双方将以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为契机,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俄合作得到两国人民广泛拥护,两国世代友好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更加牢固。
周一围朱丹女儿的英文名,引网友热议
据了解,周一围和妻子朱丹于2017年迎来了女儿的降生(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当时,他们曾公开表示,为女儿取名“小名”,寓意着“希望她能够成为一个小公主,拥有童话般的人生”。如今,周一围又为女儿取了一个英文名字喀秋莎,这个名字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有网友猜测,喀秋莎这个名字可能与周一围的俄文名有关。周一围曾在俄罗斯留学,对...
《喀秋莎》 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作于1938年……
《喀秋莎》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作于1938年……#音乐学人[超话]#《喀秋莎》喀秋莎(俄文:Катюша),作于1938年,由民谣歌手丽基雅·鲁斯兰诺娃首次演唱,马特维·勃兰切尔作曲,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作词,是一首二战时苏联经典歌曲。#音乐学人#VideoPlayerisloading.00:00/00:00Loaded:...
上甘岭战役中的“喀秋莎”
上甘岭战役中的“喀秋莎”■张鸿宇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喀秋莎”火箭炮。右上:“喀秋莎”火箭炮后视图左下:“喀秋莎”火箭炮正面图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近日,笔者再次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追寻志愿军那段艰苦卓绝而又气势恢宏的历史,探寻那些承载着血与...
火箭炮:从“喀秋莎”到“飓风”
出于保密的考虑,当时苏联军方没有正式命名BM-13型火箭炮,但共产国际兵工厂在生产时将俄文单词共产国际的第一个字母“K”,作为出厂标记印在了炮车上。因此,苏军官兵根据这个字母“K”,把该武器称为“喀秋莎”。与普通的身管火炮相比,火箭炮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火力强大。它能在极短时间内射出几十发火箭弹,对敌方...
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纪念建院10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会上还举行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赠画仪式。最后,大会在莫航硕士班学生合唱中文《我爱你中国》和俄文《喀秋莎》歌声中圆满落幕。(视频报道:httpv.sjtu.edu/reports/report2-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