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面文化”起源:考古取得重大发现,中国又一文化传到西方
从贾湖“覆目”到青莲岗“覆面”,无疑是一个演化过程,毕竟没有理由突然出现“覆盖面部”的习惯。从陶器覆面到各种材质覆面,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就是与时俱进,说明中国覆面文化极具多样性。因此,世界各地的覆面文化,理应不是什么各自独立起源,而是源头在中国。至于黄金覆面,即便西方的真早于中国,也...
齐东方:“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化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讲,在丝绸之路沿线,我们发现了很多文物,特别是很多汉唐时期从外国传入中国的文物,以及一些中国制造,但造型、纹样来自外国或者被完全融合难以分辨的文物。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具有双向馈赠的特点,交流才能使社会的物质文化不断推陈出新,精神资源也不断丰富;交流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激发出创造和发展...
中国与欧洲曾有过怎样的文明互鉴?重回1500-1800年去看一看
书中通过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展现出一幅辉煌的东西文明互鉴画卷。在1500-1800年,中华文明整体领先于世界文明,以高度成熟之美为西方提供了样本,直接或间接塑造了西方文化。在当时的欧洲社会面前,中国人活成那个时代最应该的样子,中国形象为他们展示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比如,丝绸、茶叶和瓷器成为欧洲...
丝路文明交流互鉴打破西方中心论——访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
弗兰科潘向记者阐述,有关古丝绸之路研究的大量历史文献证明,在欧洲文艺复兴和西方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世界舞台的中心并非在欧洲而在以亚洲为代表的东方。人类历史围绕西方文化展开以及西方文化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普遍性的观点,均是一种包含强烈主观色彩与文化偏见的偏颇认知。丝绸之路编织出文明世界《中国社会科...
四川民艺如何发展?《黑神话:悟空》给了一个启示
提纲挈领探索中国民艺学学科建设问题多年来,潘鲁生似乎都与潮流“背道而驰”。1986年,潘鲁生被借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史编委会,成为一名资料员。“在北京恰逢中国美术界的‘八五思潮’,当时,西方文化的引进和中国文化的坚守形成两股力量,‘引进西方’成为主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开始思考民间艺术的“归...
许倬云|中西三千年文明之异的根源
合理的推想是,中国新石器文化逐步发展,从星罗棋布的农业村落逐渐融合成为几个大的文化区,终于形成中原庞大的核心地区(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在这里,中国夏、商、周三代传续;也是在这里,发展出了国家形态,从原始的部落一步步发展成商代大规模的王国以及西周封建体制的王国。整体的发展过程,是内聚,是融合。这一地区面对的外来文化干预不大...
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双重意义
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内涵的更深刻、更系统全面的揭示,指明了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指明了在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由...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逻辑、挑战与提升路径
能否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绿色、低碳、环保效能,以绿色为融合发展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通渠道,有效实现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潜在挑战。(五)西方文化渗透形势严峻,破坏文化自信及和平发展道路...
【理响中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成功,在避开西方现代化道路陷阱的同时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壮大提供了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从敦煌文化中探索中拉文明互鉴之路
“我相信,今天我们能欣赏到莫高窟这件独一无二的世界文化遗产,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修复和维护方面的努力。”阿尔瓦拉多对记者说。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敦煌文化焕发新生机自从被西方发现后1个多世纪以来,莫高窟经历了“看守式保护”“抢救性保护”,再到如今的“科学性保护”:建成“数字敦煌开放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