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精神龙江人的精神坐标
北大荒人已把生命融入了这片荒原,在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中,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忠诚与坚韧为后人留下了名传千古的创业精髓。一部北大荒开发建设史,同时也是一部北大荒精神的萌芽、培育、发展、丰富、继承和弘扬史。这种精神,在拓荒者的犁铧下深深植入黑土,在散发泥土芳香的春天里生根发芽;这种精神,...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她们功不可没!
以梁军为原型把拖拉机“开”到了人民币上从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到考入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再到作为技术指导员回归北大荒在梁军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纷纷来到了北大荒正是她们的默默付出才让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10月5日起每晚19:22锁定央视纪录频道(CCTV-9)纪录片《新中国——平凡而闪光的足迹...
法治中国行·喜迎75华诞|守牢“北大仓” 稳住“压舱石”
70多年后的今天,北大荒已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粮食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洪范八政,食为政首。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说,农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黑龙江来说,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
黑土地迎黑科技,北大荒筑北大仓
北大荒集团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家队”,粮食生产连续13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实现了“二十连丰”,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超一万亿斤,被誉为“中华大粮仓”。在这片黑土地上,水稻的耕、种、管、收等各个环节都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以无人化智慧农场等形式,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技术...
走进“北大仓” 感受科技兴农
现在的北大仓,‘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是什么呢?”“科技进步”“国家政策”……“都对,但我想大家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起到支撑作用的精神力量。”“北大荒精神!”同学们齐声说。“对,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前辈们才能在沼泽荒原上建起一大批机械化国有农场。”“田间地头...
【人民日报看佳木斯】走进“北大仓” 感受科技兴农——黑龙江...
工作者常年风吹日晒,非常辛苦(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正是因为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庞海云说,“过去这里的肥田沃土得不到开发和利用,大片的沼泽地更是一片荒凉,流传着‘北大荒,北大荒,又是兔子又是狼,光长野草不打粮’的俗语。现在的北大仓,‘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是...
北大仓酒历史渊源
王震将军饮后连称好酒,好酒!之后颇有感触地说:“子弟兵来北大荒,战冰雪,斗严寒,为的就是把黑龙江的北大荒变成中国的北大仓。而这酒又是用东北特产的大蛇眼红高粱酿造的。我看这酒叫‘北大仓’最合适。既可以说明纯粮酒的本质,又可以作为开发北大荒的历史见证。”...
大国重器——北大荒打造“中国饭碗”“农业航母”记
从“光长野草不打粮”到“万亩平畴北大仓”,回顾“最短”种地史,北大荒一连串成就之“最”不能不令人慨叹。——拥有世界最大国有农场群,是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从开垦初期年产粮0.048亿斤,到2022年的451.3亿斤,以占全国不到3%的耕地面积...
播种希望!“插秧专列”驶向三江平原“北大仓”
在“北大仓”的广袤田野上,新一年的梦想生根发芽,蓬勃向上。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在北大荒集团前哨农场有限公司,农民驾驶插秧机进行水稻插秧作业(5月8日摄)。??眼下,产粮大省黑龙江进入水稻插秧期,一面面“天空之镜”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插秧客又到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5月初,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
北大荒开垦了半世纪,好不容易年产百亿斤,为什么要退耕还"荒"?
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到上世纪末,北大荒农垦集团的粮食年总产量,已稳定在400亿斤左右,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其中玉米、大豆总产量,更是位居全国前列。但是,随着北大荒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一系列生态问题,也随之凸显。过度垦荒,导致大片森林、湿地消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物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