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不垂翅 终能奋翼——读《在千年黄州仰望东坡》
在黄州,因为“乌台诗案”遭遇谪贬流放的苏轼,躬耕城东田园,自号东坡居士,从此变成了苏东坡,他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天花板”、黄州文化的一轮太阳,是黄州文化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优秀基因。既然我们都是生活在芸芸众生中的凡尘俗子,那么在鲜活的市井火熏火燎中就无法脱俗。我们都热爱苏东坡,而我却自惭形愧,自从...
苏轼与王安石的异同与相知犹如“春到江南花自开”
崔铭指出,苏东坡在地方任职期间,认识到新法有其可取之处。元祐时期,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人士要全盘废除新法,苏轼还曾为新法辩护,尤其是免役法。这一转变显示了苏东坡对王安石变法的逐渐理解。“寒冰”的融化来自金陵会面。元丰七年,刚离开黄州的苏东坡路过江宁(今江苏南京)。关于这段时间的交往,尽管也有...
苏东坡留给现代人的疗愈方案
苏轼独特的易学思想,不仅以学理层面的思想形态出现,更转化为其黄州时期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和抒情言志的基本元素。不愠不躁,任何时候都要安静,在低谷也要安静,煎熬也要安静。不是说不能情绪发作,将悲伤、愤怒尽情释放,而是明白了,释放完了,得有源源不断的静气补充,得知道自己此生的“真己”。是的,他做到了,无...
音乐剧《大江东去》在京首演,刻画苏东坡黄州四年间心境变化
剧情方面,团队深入研究苏东坡的生平事迹与文学作品,挖掘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变化,让观众亲眼见证苏轼从遭遇人生低谷的文人,逐渐蜕变成对生活充满热爱、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智者的过程。苏轼与黄州百姓的深厚情谊,以及其在逆境中依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无不令人动容。音乐方面,《大江东去》旨在通过音乐深刻体现...
苏轼平生功业首在黄州:写出最好的赋、最富革新意义的词
他通过抄《汉书》,在黄州赤壁矶下泛舟长江、安国寺坐禅参佛、与渔樵农夫童叟杂处、与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士交朋结友、躬耕东坡,加上自己的禅悟,思想理念和视界上出现了新的升华,并从苏轼嬗变为苏东坡。在黄州形成了他的文学创作巅峰。正如他所说的一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而黄州是第一位的。他在黄州...
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苏轼在黄州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苏轼的一生都在面对困境,超越困境,无比伟大2024-08-283|03:00苏轼的《荔支叹》是讽刺与批评现实的名篇,“元祐”旧党正处于被排挤的高峰时期2024-08-28推荐视频364|02:26杜甫经常往来于瀼西和东屯之间,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果园”1评论2024-08-1300:35全新传奇,登录就送神级套装,10分钟转职...
深度好文:通过一生经历,看苏轼儒释道思想的转变!
词中苏轼心绪辗转曲折,波澜起伏,在现实和期愿中挣扎,好在最终悟出的人生哲理让苏轼超脱。他并不完全超然的对待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出能够让他“随缘自娱”的生活方式。这个时期儒家思想仍主导着苏轼的抉择以及生活态度,尽管他已经开始对“入世”和“出世”有所纠结,但从《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
海南周刊丨在黄州惠州儋州里浅读苏东坡
在黄州,苏轼与民同乐,饮酒作诗,也无风雨也无晴。寓居黄州的5年,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最终走出痛苦的精神困境而进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旷达。湖北黄冈苏东坡纪念馆呈现的苏轼躬耕场景。资料图在惠州,苏轼一方面在闲适中享受生活,日啖荔枝三百颗,一方面修建苏堤解决民生问题。但多情...
苏轼死里逃生被贬黄州,内心惶恐如惊弓之鸟,《卜算子》完美诠释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作为堂堂男子汉,苏轼自然不可能轻易地将自己内心的恐惧与消极的一面付诸笔端。不过这些情感,却在苏轼死里逃生被贬黄州之后,创作的一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这首词名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
苏轼离开黄州,写下最“情真意切”的一首词,读懂的人都老了
元丰七年(1084)年,朝廷的调令下来了,通知苏轼从黄州迁到汝州。到汝州,五年前的罪名并未撤销,他的官职也还是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州团练副使。但是,汝州离京城更近,皇帝终于松口了,情势在变好,多少是点安慰。他一一和朋友们告别,在黄州,他交了很多朋友,有学士,也有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