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这四个根本重戒是三世诸佛所共同制定的
所以蕅益大师作一个总结:清净明诲的是乐邦左券,此信不可坏也!“清净明诲”是《楞严经》。《楞严经》它是修首楞严大定,这是一个圆顿止观,观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是首楞严大定,这个是正行。助行有两个,一个是持戒,一个是持楞严咒,破障。这个持戒就是四种清净明诲。“清净”就是说,不杀生、不偷盗、...
净界法师:心念不可思议
《楞严经》的修学─当然不是说我们学完《楞严经》就怎么怎么的,不是这个意思。《楞严经》可以让你认清路头;我至少知道高速公路怎么上去,所以这里我们讲开悟的楞严,你知道你的生命是从什么地方来,你也知道你将往哪里而去。一个人一定要看到过去跟未来,你才知道你现在该做什么!
净界法师:修道之人经常吃肉,纵使你能够得到心开意解仍是大罗剎
佛教是不能提倡怪力乱神,所以佛陀在世间不能坏世间的假相。《金刚经》讲菩萨观一切法空,不坏世间的假相。也就是说,佛陀必须要随顺众生的因缘,是这个道理。这个地方,佛陀把佛世的时候五净肉的真实相貌讲出来了,那大家就不能有借口了。第二段跟第三段就开始把食肉的过失讲出来。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
净界法师:念佛的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身为一个他力的法门,佛力加被的法门,这当中当然感应道交就非常重要了。感应道交的整个道理,佛陀在这当中分成二段,第一段先讲譬喻,第二段再讲合法。(譬喻)譬如有某甲跟某乙二个人,这二个人他们之间的互动,某甲是经常的忆念某乙,但是某乙已经把某甲给忘掉了,他心中已经没有某乙的存在了,他在想其他的事情。某...
净界法师:生命只有两个重点,一个变现,一个攀缘
那么《楞严经》在讲生命现象的时候,它也提出了变化跟相续这两个概念,不过《楞严经》它提醒所有的修行者,要注意相续这一块。我们一般人都会重视变化,而忽略了相续,这个是很错误的盲点。当我们失去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会痛苦,因为我们喜欢安稳、喜欢永恒。其实变化给你的痛苦是一时的,《楞严经》警告所有的修行者...
净界法师:一念的心性它决定了我们生命的差别
净界法师:一念的心性它决定了我们生命的差别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我们在修首楞严大定之前一定要了解一切的事理性相从不在现前一念之外(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离开了一念心性就无有少法可得。这个观念蕅益大师做一个总结:故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一念的心性它决定了我们生命的差别。是怎么决定的呢?这当中有两个关键,...
净界法师:一念心性清净本然
净界法师:一念心性清净本然妄本无因,因迷故有。(摄影:海朝)《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妄性真。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长相不同,你看你的长相跟他的长相不同,我们的长相跟蚂蚁的长相也不同,但是这个长相是生灭的。你前生长得跟今生也不同,你来生的长相跟今生也不同。而我们在不...
净界法师:蕅益大师弘法因缘及著作等身
《楞严经》讲得详细,它讲即空,讲得深入;讲到即假,讲得广泛,讲到六道的差别,它为什么做一只动物,这个动物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惯,那是各式各样的差别。第一个有代表性的是《楞严文句》。第二个、《梵网合注》,前面是一个止观的部分,蕅益大师认为《梵网经合注》非常重要,因为《梵网经》的戒体是根据自性...
净界法师:把心带回家
那怎么办呢?关键就是你向外攀缘。善业没有错,我们今天讲,布施没有错,持戒也没有错,这都是佛陀所制定的法门,错在我们错用心了,我们不应该用这个心态来修布施,不应该用这个心态来持戒。是心态有问题,不是法门有问题。所以,《楞严经》希望我们一个修学人从一个善良的心要提升到一个清净心。就是怎么做呢?
【1】为什么我们要修习《首楞严王三昧》
楞严经讲记净界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2007年12月27日星期四1为什么我们要修习《首楞严王三昧》?《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第1卷《楞严经》修学的重点,简单的说就是在修习《首楞严王三昧》。我们在讲《首楞严王三昧》内涵之前,我们先跟大家说明一下,为什么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