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健:让古籍醒过来、活起来、传下去
潘健也和同事们帮助区县的图书馆进行古籍普查。2015年至2016年,他们来到南京多个存藏古籍的区县图书馆进行实地考察,助力全市古籍普查帮扶工作。2017年,潘健与团队编写了《金陵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十年概览》,对此前的古籍工作做了回顾和总结。在他看来,该刊物记录下金陵图书馆十年古籍工作的高光时刻,从一个侧面丰富...
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古籍与使命的双向奔赴
作为一项手工技艺,古籍修复的功夫全在手指上,《重回永乐大典》通过特殊设计的摄影及后期效果,恰当地呈现出古籍修复过程中的精细操作,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修复师的专业性。可以通过短剧“偷师学艺”,是观看《重回永乐大典》得到的另一个乐趣。期待它为更多观众带来愉悦,以及为古籍保护、古籍修复吸引到更多粉丝。(艾俊川,北...
从古籍修复到数字化 他们为古籍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至少需要几十秒;而且很多古籍上的繁体字输入者未必认识,有的字用输入法打不出来。而数字化技术能克服这些困难,大大提升效率。”吕亚峰说,“现在存世的古籍估计有20多万种、5000多万册,依靠人工输入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靠先进的数字化技术。”
寻回境外中华古籍,裨补中华文化完整性
第二年作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列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有200多个学术团队近千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目前“合璧工程”已对五大洲至少9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个藏书机构进行了摸底调查,基本掌握了境外汉籍存藏情况,数量约为187.5万部全球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54)丨寻回境外中华古籍,裨补中华文化完整性...
·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不仅是对境外中华古籍的调查登记,更是基于文明交流互鉴视角对中华古籍流布的全过程综合把握川观新闻记者王国平摄影吴枫《铁冶志》,手抄本,存世孤本,明代工部官员傅浚著,系统总结了16世纪初中国的冶铁技术,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淮南鸿烈解》,宋刻本,存世孤本,曾经被晚清四大藏...
西藏将建全球最大藏医药、天文历算古籍信息中心
2014年,西藏藏医学院编纂出版了《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丛书,这部丛书是藏医药学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古代文献典籍的整理与研究,也是我国建国以来在藏医药学古籍文献保护工作中开展的最大规模的挖掘整理工作,更是西藏藏医学院承担完成的最大规模的藏医药古籍抢救类出版项目(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在此基础上,西藏藏医学院拟用10年时间在西...
《康熙与路易十四》全国首映礼广州举办,丰富细腻的历史细节征服观众
此外,赵子络还回忆起拍摄时候的经历,与他演对手戏的演员是法国人,两人交流时“一会儿讲英语,一会讲法语”。映后与观众交流时,制片人徐斌讲述:“我们这个团队实际上是一个国际团队,剧组成员有讲法语的,有讲英语的,整个外联难度有点大。”首映礼电影放映后,主创与观众交流...
何谓“简牍”?“跨时空传播”的古书
▲资料图图片来源中新网自20世纪以来的百年间,我国出土简牍的新资料不断问世、新研究持续推进,一些石破天惊的发现大幅度补充传世典籍的不足,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战国、秦汉、魏晋时期的历史面貌和发展脉络。以湘、鄂、甘、赣为代表的“简牍大省”完善保护研究方法,探索新颖的展陈方式,推动简牍文化“化冷为热”...
家族记忆代代相传!惠州龙门200年族谱雕版活化新生
将雕版拍照保存活化利用学界认为,国史、方志、家乘是构成中国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李氏家谱》雕版与古籍在龙门县罕见,这对研究当地家族变迁史、社会风俗等具有较高的价值。2003年,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曾派人调查鉴定并作出鉴定报告,称龙华水坑《李氏家谱》雕版“体例之完整、数量之多属省内罕见”,是“研究广...
元旦来扬州吧!收好这份游玩指南
2024年元旦、春节假期,扬州紧扣“到扬州,行大运”“我的扬州你的家欢欢喜喜过大年”新年主题,推出“品民俗之美、品非遗之美、品艺术之美、品文博之美、品人文之美、品美食之美”六大板块200多项文旅活动,让民众在欢度假期的同时,能享受到丰富的“文旅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