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东安一二村集中搬迁,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单地块旧改项目
“我家住在东安二村46号204室,过两天这个门牌号就没有啦。”搬迁仪式现场,手捧鲜花的吉华琴言语中难掩欣喜,对居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既有不舍,亦有如释重负之情,她说自己20多岁嫁过来时就盼望旧改,“现在我已经当外婆啦。”“打包准备搬家时肯定会有不舍,不是舍不得留下的老物件,是舍不得我们用心、用情...
无锡惠山天上村前历史文化街区“四馆”正式启用!
胡氏公立蒙学堂、胡壹修/胡雨人故居、胡汉学旧居、积谷仓(简称“四馆”)是天上村前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整体布展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创新融入现代设计理念,重点以“四季”为引线,将传统节气理念串联整个街区,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隐喻村前胡氏家风家训六百年的传承和为中国科教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三河埠村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为探寻新时代乡村“精神共富路径”,三河埠村变“等风来”为“乘风起”,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溯源乡土人文印记与风情,以“水韵三河共汇同兴”为主题,建立了全镇首家乡村振兴村史馆,全面展示村庄历史变迁与新时代人民生活面貌。同时,三河埠村创新“葡萄架下话新风”、“拉呱式”庭院会等组织形式,将美德...
在城中村捡门牌,捡出一部心酸打工史
而“城中村博物馆”里旧物的主人,或许沿着地铁线越住越远,或许实现了淘金梦,没有人知晓他们漂去了哪里。(除张晓静、陈洲外,文中其余人物为化名。图片除标注外,均为讲述者提供。)-END-原标题:《在城中村捡门牌,捡出一部心酸打工史》
旅法归来的夫妻,捡两千多块广州城中村门牌建了座“博物馆”
时隔十三年,这些门牌再次回到墙上,但它们所代表的那个“家”、“店”,已经不复存在。而真正指代这间房子的门牌,上边写着“怡乐七巷5号后座”,并带有专属二维码。外墙布满城中村门牌,室内则展示着从被拆除的城中村里捡来的老式挂钟、老照片、“双喜”婚镜等旧物。海珠区怡乐社区里的这间房子,可以说是一座...
农村村口门牌样品(多款石牌坊图片欣赏)
更多农村村口石牌坊图片与门牌样品,点击这里免费咨询厂家价格(www.e993.com)2024年10月31日。首先,看到的是一款古朴典雅的石牌坊。它矗立在村口,见证了村庄的沧桑岁月。牌坊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寓意着吉祥和美好。每一块石头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款门牌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是农村文化的象征。接下来,是一款充满现代...
遗留的城中村和“捡来的博物馆”
十多年间,城中村博物馆断断续续在不同的村展出,收集来的门牌也曾上过大展,但更多时候尘封在张晓静的工作室里,直到今年集中在怡乐社区展出。布展时,夫妇俩商量,展品都是捡垃圾捡来的,展名就叫“捡来的博物馆”。遗留的城中村张晓静常拿着相机在广州各个城中村穿行,用镜头记录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
他们在城中村 “捡”了个博物馆
2024年1月21日,艺术家张晓静和陈洲在怡乐社区的《捡来的博物馆》开幕。图为他们在博物馆前合影。博物馆内展出各种有城中村生活痕迹的旧物。海珠区怡乐社区,在一座座粉色小平房的掩映中,有一间仅一层的房子很特别。它的四面墙体贴满了蓝色、绿色的门牌。
广州“城中村博物馆”开展五天被盗?艺术家:请尊重历史物件
1月21日,广州首个“城中村博物馆”在海珠区怡乐社区开幕,外墙贴了2100多块“城中村”门牌,蓝绿色块整齐排布包裹小平房外墙,该处的原社区图书馆变成了一个抢眼的艺术装置。陈洲和张晓静介绍,除极少部分装饰用品为复制件外,其余全部展品均为原物。在“城中村博物馆”开幕的第五天,两位艺术家发现墙上的门牌...
徽县田河村:以“和美”为笔 绘就乡村幸福底色
同时,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因素,就地取材,合理规划,修缮建成了农家小院、村史馆、农家书屋、咖啡屋、火锅集市等一批特色休闲场所,用美丽田园催生美丽经济,用美丽乡村留住美丽乡愁。农旅融合激活产业兴旺“新动能”紧跟全县“一线两圈”旅游产业布局,依托嘉陵江大峡谷旅游项目建设,协调引进“银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