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得到了正确的血小板数值
1、PLT-O法:PLT-O是光学血小板,通过流式细胞术和核酸荧光染色检测血小板,利用聚次甲基染料对RNA/DNA染色,在SSC-SFC散点图上计数血小板,并提供IPF等参数。优势包括特异性染色排除电阻抗法干扰,解决小红细胞、碎片和大血小板检测问题;41℃孵育可解聚温度依赖性血小板聚集;震荡混匀分散聚集血小板[3]。缺点是白细胞碎...
细节决定成败,血小板异常牵出家族性遗传病
血常规检测过程中血小板数量减少非常常见,由于血小板检测受干扰因素较多需要逐步分析才能找到答案,遇有血小板减少我们首先考虑采血不畅、标本凝集,其次考虑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病等疾病的影响,最后考虑EDTA引起血小板聚集、冷凝集、大血小板以及药物诱导性假性减少等,今天的案例就是因为血小板的异常牵出...
术后渗血多,聚集功能解谜团
透光度增加程度代表血小板聚集的强度,吸光度(OD)的变化代表血小板聚集度被测量并记录下来。它是评价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金标准”,临床应用包括:患者血栓风险评估;分析患者当前抗血小板药物效果;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调整;监测过度的抗血小板治疗,防范出血风险等[2]。药物和膳食是获得性血小板功能最常见的原因。光学比浊...
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健康提示
血常规检测可以发现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据文献...
通州区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伴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血常规检测可以发现白细胞和/或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感染该病后,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
一例冠脉支架术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引起EDTA依赖型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大量血小板聚集,遂及时嘱患者采集枸橼酸钠抗凝血(蓝管)进行血常规检查,PLT值为296×109/L,EDTA-K2抗凝血(紫管)PLT值为326×109/L,30分钟后紫管PLT值为193×109/L,120分钟后紫管PLT值为120×109/L,蓝管PLT值随着时间的值不变,可见患者是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抗凝血发生时间依赖的血小板计数呈现...
藏起来的白细胞:白细胞聚集导致的假性白细胞减少
外周血白细胞聚集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现象,细胞聚集类型可分为中性粒细胞聚集、淋巴细胞聚集、白细胞聚集、白细胞血小板聚集。关于白细胞聚集和疾病的相关性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恶性肿瘤、感染、肝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1]。该患者重新采血复查时,不同抗凝剂之间结果无明显变化,且标本放置30min、1h、2h后的检测结果...
健康科普|浅谈血常规显微镜形态学复检
(3)红细胞排列:如聚集,可能存在冷凝现象;缗钱状排列提示免疫球蛋白增多相关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第三,关注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应用EDTA抗凝剂的血标本,有极少数会出现血小板假性减低现象;血小板卫星现象也可导致其假性减低;巨大、畸形血小板会使仪器“漏数”,这些都是复检需要重点关注的。第四,发现...
揭开贫血“案情”的幕后——一例MDS-biTP53的MDT联合诊断案例分享
(3)骨髓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提示巨核细胞增生异常明显,以单圆、多圆核巨核细胞为主,微小巨核偶见,血小板成簇聚集。粒系增生尚活跃,可见核固缩、核穿孔、核分叶不良、双核粒细胞,以及偶见原幼细胞成堆聚集;其次是红系增生明显活跃,可见核出芽、核溶解、核间桥,胞浆空晕现象提示可能存在环形铁粒幼细胞(ringed...
见微知著,潜藏在血常规报告中的两个“真相”
由于3.12血常规的血小板直方图出现翘尾以及仪器报警也提示了“血小板聚集”,于是进行了涂片复检。虽然没有看到血小板聚集,却发现外周血中出现了近4%的裂红细胞,这可能就是直方图翘尾的真正原因。图2血小板直方图图3外周血涂片裂红细胞增多往往预示着TMA的发生,对于健康成人其比例>1%时即可作为形态学上的危急值,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