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北京故居修缮完成曾被鉴定为危房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记者于立霄)9月15日是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创刊100周年纪念日,陈独秀在北京的故居、《新青年》编辑部的旧址,历经多年的腾退修缮今天终于竣工。陈独秀的旧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旧居大门北向,青石门礅两个,上雕石狮。院内有正北房、正南房,侧有耳房,整体院落...
新青年·新刊丨从《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到《新青年》社旧址,唤醒新...
《青年杂志》在上海正式创刊;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随之迁到北京;1920年底,陈独秀前往广州任职杂志社一并迁至广州就在广州越秀的昌兴街26、28号是《新青年》社旧址所在地今天,让我们回到100多年前在北京东城和广州越秀遇见《新青年》杂志社翻转手机查看图片编辑/陈露露来源/广州越秀发布1...
新青年·新刊丨广州越秀这座“小红楼”,竟收藏了《新青年》原件
《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起初,它只是一份旨在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综合性月刊。但自1917年陈独秀担任主编后,杂志风格大变,开始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文化、新道德,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广州,这股新文化思潮同样汹涌澎湃。特别是在1921年4...
陈独秀信札︱《新青年》编辑同人思想演变的历史见证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由陈独秀创办于上海,一年之后改为《新青年》。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新的国民性即新青年的六条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指出这六条标准的基本精神就...
讲座|《新青年》如何成为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急先锋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杂志在上海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这一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杂志,是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它对中国进步青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月3日下午,以“新青年”为主题的1925红色经典阅读沙龙举行,上海作家黄向辉在1925书局带领读者了解“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的...
《新青年》唤醒新青年
《新青年》(LAJEUNESSE),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由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发行(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1916年9月1日,出版的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新青年》,长25.3厘米,宽18.5厘米,厚0.5厘米。从封面上可以看到,改刊后的《新青年》有陈独秀号召青年做“新青年”的《新青年》一文;...
100年前,“在沉闷的中国新文坛鼓动一种清新芳烈的艺术空气”
1918年1月起,《新青年》改为全用白话。受此影响,白话刊物逐渐增多,不仅有1919年刊行的北大《新潮》月刊,连略显保守的《东方杂志》与《小说月报》也开始发表白话文学作品。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北京《晨报副镌》以及《京报副刊》更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四大副刊”,影响巨大。这些刊物为新...
叶新:“五四”已经105年,记忆“新青年”钱玄同
1915年创刊的《新青年》,因为陈独秀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其编辑部1918年1月初搬到北京。该刊从第四卷起由主编制改为轮编制,钱玄同负责编辑的是第四卷第二号((1918年2月15日发行)),见其1月2日的日记:午后至独秀处检得《新青年》存稿。因四卷二期归我北京编辑,本月五日须齐稿,十五日须寄出也。
“觉醒年代”的亚东图书馆旧址面临拆建,文史学者呼吁保护砖雕门楼
1935年,在《新青年》创刊20周年时发行的合订本也诞生于此。4月26日,现代快报记者实地探访了温州路27号。这是目前发现的亚东图书馆在上海唯一仅存的遗迹,其门牌地址、门楣砖雕题字"安且吉兮"等,与史料文献形成印证。然而,它目前正面临着一个困局:即将被拆除复建或拆除新建。汪孟邹故乡安徽绩溪的...
周月峰谈“梁启超系”与新文化运动
周月峰:我们首先要承认“北大-《新青年》”一派在新文化运动中独一无二的地位。这并不是说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或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他们所推动的思想革新就如何声势浩大。与此相反,鲁迅就注意到,在1918年上半年时,《新青年》也仍是销路“大不佳”。他后来回忆说那时的《新青年》同人“许是感到寂寞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