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明副省长要求落实粮食工作责任制,
确保全省粮食总量平衡4月12日,刘维明副省长在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上指出,去年我省粮食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改革效果明显,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调控能力得到增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全省粮食企业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刘维明副省长要求今年应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落实:(一)落实粮食工作责任制。实行“米袋子”各级政府负...
2022年欧盟人均浪费逾132公斤粮食,对气候有哪些影响?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欧盟通报,2022年欧盟总计产生5920万吨食物垃圾,平均每人浪费逾132公斤粮食。欧盟统计局发布的公告显示,欧盟5920万吨食物垃圾覆盖可食用和不可食用部分,其中家庭产生的食物垃圾占比54%,相当于每位居民浪费72公斤粮食,在所有食物垃圾中占比最高。其余46%的食物垃圾来自食品供应链,具体为餐饮生产...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来满足人民需求
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后,我国又开始着力于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推广了奶牛养殖和肉类消费,使我国人均消耗肉量每年可达61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的43公斤还要多。而为了饲养这些动物,我国就需要进口大量的优质饲料,其中主要包括玉米和大豆,这两种粮食在我国进口的粮食中占了58.7%和17.2%。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国外的粮食...
中美日大米库存量差距断崖:美197万吨,日156万吨,中国有多少?
中国拥有14亿人口,每日粮食消耗量大,所以多储备一些粮食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数字并非我们自吹自擂,是有依据的。就我国大米产量而言,只高不低,这是事实。据国际谷物理事会的最新报告,在2024/25年度,中国大米产量预计能达1.45亿吨。你瞧瞧,唯有大量生产才有足够储备。像日本,虽想囤粮,无奈国情使然,...
一场围剿中国粮食安全的战争
我国大豆常年消费量超过1亿吨,但国产大豆产量只有1600多万吨,自给率不足20%,缺口只能靠进口来填补。2021年我国进口了9652万吨大豆,是粮食进口中的绝对大头。如果不是因为市场需求增加,我国根本没必要花冤枉钱进口那么多大豆。所以逮着中国来使劲批评,其实还是掩盖了粮价高涨的真正黑手。
2023年粮食进口中大豆占比超6成,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成效明显
饲用豆粕减量替代科学可行(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陈邦勋分享了一组数据: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以来,通过推动养殖生产过程“省吃俭用”,目前饲料配方中豆粕占比下降到13%,比2022年下降1.5个百分点,按全年饲料消耗量测算,相当于减少了900万吨左右的大豆消耗。他指出,饲用豆粕减量既要“节流”,也要“开源”。除了豆粕之外,还有粮食加工副...
一省养十省,谁是中国粮食输出第一大省!| 地球知识局
经常看到“北方用水和粮食养活南方”的说法,现在南方省份确实需要输入大量粮食,中国粮食剩余的主要来源也确实是北方,但自给率最高的不是华北,而是东北,尤其是黑龙江,自给率高达600%+(吉林是400%+,河南是160%+)。按照黑龙江人口算,600%粮食自给率相当于额外养活1.6亿人,相当于人口倒数前十省份的人口之和,属实是...
同样14亿人口,为什么中国满世界买粮食,印度却在大量出口粮食?
可即便如此,我国每年依旧会从不同的国家来进口一些大量的粮食,而美国、加拿大、泰国的这些国家,都是我国进口粮食的主要国家之选。就比如美国的玉米、小麦、大豆,泰国的进口水稻、加拿大的大豆等,都是我国进口的主要粮食类型,虽然我国粮食产量惊人,但我国每年消耗粮食的产量也是极为惊人的表现。
售粮小高峰或错后 大豆市场预期被打乱
4月9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计划拍卖产于2021年、2022年的进口储备大豆50.6万吨,起拍价3890~4030元/吨,结果全部流拍;4月16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继续投拍产于2021年、2022年、2024年的进口大豆50.5万吨,涉及标的山东、河北、天津、辽宁、湖北、湖南、四川、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拍卖范围比之前放大,但鉴于国内油粕...
2023年度碳中和政策周报汇编(2023年4季度)
其中指出,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纳入通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范围。通知要求每年3月31日前,组织重点行业企业编制上一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分别核算报告企业层级排放总量和设施层级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