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Granite Ridge 和 Strix Point Zen 5 芯片尺寸 / 晶体管数量...
该处理器尺寸为122平方毫米,内置34亿个晶体管。作为对比,AMD锐龙5000系列“Vermeer”处理器、AMD锐龙3000系列“Matisse”处理器的cIOD均采用格芯(GlobalFoundries)的12纳米工艺,尺寸为125平方毫米,晶体管数量为20.9亿个。晶体管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SocketAM5cIOD配备了小型iGPU...
卷进“芯片的窄门”
20世纪60、70年代:芯片晶体管密度低,企业入局率低,Applicon、Calma和Computervision三家公司主导当时的CAD/CAM市场。同时期的中国:70年代起,我国开始研究计算机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20世纪80、90年代:半导体工艺持续演进,EDA逐渐在CAD和CAE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专注于电子设计领域,将设计师的构想转化为硅片上的现实。
摩尔定律再进化,2纳米之后芯片如何继续突破物理极限
借助3DHeteroIntegration,台积电预计到2030年左右能够实现集成超过1万亿个晶体管的芯片解决方案,实现等效的1nm工艺。2、晶体管本身技术的演进这张英特尔的工艺路线演进图标出了从90nm到1.8nm每一次工艺进步的主要技术革新点。我们可以看到,22nm的主要技术创新是FinFET,Intel4(7nm)则是采用了EUV光刻,而2nm则是...
摩尔定律已死 半导体行业发展会停滞吗?
此外,确保每晶体管价格最低的单位芯片晶体管数量每12个月增长一倍。1965年,单位芯片50个晶体管可以带来最低的每晶体管成本。摩尔预计,到1970年,单位芯片可集成1000个元件,而每晶体管成本则将下降90%。在对数据进行提炼和简化之后,这一现象就被称作“摩尔定律”:单位芯片晶体管数量每12个月增长一倍。摩尔的观察...
【深度】芯片巨头开战2纳米
IBM当时发布了全球首颗2纳米制程的芯片。根据官方资料介绍,IBM的这颗2纳米制程芯片是将大约500亿晶体管放在一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与7纳米制程的芯片相比,其运算速度将快45%,效率则将提高75%。但业内普遍认为IBM作为研究机构,尚不具备量产的能力,2纳米制程芯片从实验室到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
中芯国际披露震撼数据!中企订单占比达81%引发国际关注和热议?
为华为代工的麒麟9000S、麒麟9010等高端芯片已实现规模商用,这些产品采用FinFET晶体管技术,不仅提升了芯片集成度,更显著提高了芯片性能(www.e993.com)2024年11月5日。这正是中芯国际能够突破重围的关键所在,使得美国在华为的封锁策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华为曾透露,已完成百余款芯片的备货储备,即便面临更严厉的制裁,也能从容应对。中芯国际的...
智能驾驶芯片TOP20排名
相比之下,三星14纳米UHP方案的晶体管密度为26.22MTr/mm??,HP方案晶体管密度为32.94MTr/mm??。基本上,三星7纳米的晶体管密度是14纳米的3倍以上。这意味着特斯拉的第二代FSD芯片可以容纳更多的MAC阵列,从而实现AI性能的三倍提升。考虑到第一代FSD的AI性能为73.7TOPS@INT8,三倍的提升即为221.1TOPS。如果再...
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的16/14纳米之争
只有手机SoC、CPU和可编程芯片厂商对20纳米(2D)感兴趣,连英伟达和超威都因为晶体管没有规模成本优势而没有推出这一工艺的GPU新品。台积电的财报数据也反映出20纳米的生命周期比较短暂。所以,20纳米不做也罢,3D晶体管的16/14纳米能实现技术方面质的进步,这才是决胜的关键工艺。(台积电先进工艺历年营收占比)数据...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刘勇:北斗系统的中国“芯”
小小芯片,看似小巧,却大有乾坤,上亿个晶体管不允许出现任何一个微小差错。经过反复不断地研发、设计、调试……从最初的55纳米到40纳米,再到22纳米,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刘勇带领团队最终成功研制出国内外首款14纳米的北斗三号高精度导航芯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芯片打成白菜价,美国疯狂阻击,2024决战新型芯片?
其次是芯片制造工艺,先进的工艺意味着更低的成本。中芯国际在2020年创新推出的N1制造工艺被认为是全球领先的商用逻辑工艺之一。该工艺可使晶体管间距更小,从而提高晶体的集成度。在相同的面积下,可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和功能单元,大约可以实现20%-30%的性能提升。然而,与美西方几十年的积累相比,我们在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