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印学者:为什么中印结盟对抗西方才能挽救印度?(上)
北印度人的ANI基因比ASI多,南印度人的ASI基因多于ANI,因此南北印度人间存在基因差异。虽然只是程度差异,但就种姓而言,所谓“上层种姓”的ANI往往比ASI更多,反之亦然。遗传学研究还证实,以禁止不同基因群体间通婚的“严格的内婚制”大约始于1900年前,而这是延续至今的种姓制度的基础。如今这些都有科学证据做支撑。
一周观展|古画中的“图说故事”,油画里的“江山人民”
莫迪里阿尼为代表呈现现代艺术的发展;艺仓美术馆带来知名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能量转换”;上海海派艺术馆呈现的重要展览包括2024“江山·人民”新时代油画学术邀请展与“经历易变”——2020年以来的艺术案例研究展等。
葛会鹏:古埃及文明中的“法老”概念
但是,该词在古埃及文献中并非指代所有国王,国王登基加冕的王衔中也无“法老”一说,故上述记录中对“法老”的使用未准确表达该词含义。关于“法老”概念的研究,曾引起西方学界关注,学者对该词作出不同解释。纽约大学格莱特认为,古王国时期(约前2686—前2160年),“法老”是一种供埃及王室生活的建筑物。约翰霍普金...
广西北海老街,沿街全是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充满了文艺和沧桑
如今人们看到的老街格局形成于1927年前后,彼时西风东渐,本土化的楼宇杂糅了西式建筑理念,中西合璧,别具一格的骑楼慢慢占据了整条街。站在街上向远处望去,二、三层砖木混合的骑楼高高低低,以灰白色调为主,没有太多繁琐的装饰和精雕细琢,整体看上去明快朴素,对于游客来说,陌生中又带着几分亲切。中午阳光正烈,...
中国建筑中地域建筑理念的重塑—1950—1980年代两次全国设计竞赛
1950年代,全国工业化浪潮带来的建造技术的进步把一度与西方现代建筑脱节的“中国建筑”重新拉回了国际语境。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中国本土文化的独特性,显然答案不再是刻板的地域保护主义或是激进的民族主义。中国建筑设计开始在建筑本体之外找寻突破固有形式观念的基点。随着设计研究带来的建筑认识论...
艺术乡建的新篇章——广州美院城乡艺术建设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学术...
四川美术学院张颖教授在演讲中从文化遗产与人类学的角度切入,探讨了中国和日本的艺术乡建(www.e993.com)2024年11月1日。张颖的研究从日本的艺术乡建入手,通过田野调查和实际案例,分析了艺术赋能的理论和实践。张颖指出,赋能概念在西方演化过程复杂,是从个体主权和经济主权发展到注重社会和文化的整体赋能以及社区参与和可持续包容性发展的过程。她强调...
东西问|王子林:如何从紫禁城文武建筑布局体察中华文脉?
中新社记者:中西方建筑理念存在怎样的差异?紫禁城的布局对周边国家的传统建筑产生哪些影响?王子林:紫禁城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建造的城,因而产生了一套独特的建筑语言,如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午门等。紫禁城的建筑虽然在外形上无多大的变化,但它的布局及其名字的取向却十分重要,直接关...
何一民:长江文化之光照亮中华文明进程
五是文字的形成与发展,为了管理日益复杂的社会和经济活动,城市革命时期的人类社会开始发展文字和记录系统。六是城市革命推动建筑和艺术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出现,人类社会开始建造永久性的建筑,如宫殿、寺庙、集会场等公共设施,建造永久性的住房,并发展了各种建筑艺术形式。城市革命通常被认为是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至2000年...
文博展讯丨五月,北京地区这些文博展览持续进行中
展览简介:本展览通过独特而富有创意的展览策划和空间设计,向公众介绍景德镇御窑遗址田野考古、整理修复、学术研究以及古陶瓷基因库工程建设等成果,展示御窑遗址出土瓷器精品,其中有多件器物为孤品和绝品。同时,展览将带领观众看到与故宫中不一样的瓷器故事,从文化遗存的特质出发,展开更深层的体验与思考。
19世纪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灭绝”
金斯莱对斯宾塞教育理念的认同体现在他的《水孩子》中,他把自己的道德培养理论嫁接到了重演论上,认为孩子需要培养和提升自己的道德,正如自然界的物种需要进化,不然就有灭绝之虞。这种用大自然的启示教育孩子的做法出现在19世纪中期的幻想故事里,它与当时科学界的争论以及一批研究人类的新兴科学密切相关,比如形成于19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