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年度进展: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进一步向围术期...
1.国内免疫药物围手术期治疗进展:Neotorch研究是第一项探索国产特瑞普利单抗在NSCLC新辅助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6,7]。纳入可切除的Ⅱ~Ⅲ期EGFR/ALK阴性的NSCLC患者,探索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对比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采用“3+1+13”围术期治疗方案:在术前完成3周期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后,术后行一...
Cell Res:颜宁最新论文,为新型抗癫痫药物和镇痛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因此,Cav3.2有望作为开发新一代镇痛药物的新靶点。靶向Cav3.2的化合物,如乙琥胺(ethosuximide)、米贝地尔(mibefradil)、丙戊酸盐(valproate)、唑尼沙胺(zonisamide)、吡莫齐特(pimozide)和某些二氢吡啶(DHP),在急性疼痛、炎症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啮齿动物模型中显示出疗效。目前正在研究各种具有新型化学骨架的小分子作...
综述:当前用以评估EGFR突变可手术NSCLC患者新型药物疗效的主要...
2022年,FDA基于EFS和pCR数据,批准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作为可切除NSCL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药物[14]。在过去的二十年里,FDA和EMA利用其快速药物开发和审批途径批准的NSCLC治疗药物数量不断增加[14,11,3,15-17]。这对于更快给予患者抗肿瘤治疗并获得更好结局非常重要。为了充分探索靶向治疗在早期...
AACR “突破性研究”!信达生物、海和药物、宜明昂科、海创药业等...
该研究介绍了一种潜在“first-in-class"的靶向B7-H3和EGFR的双特异性抗体偶联药物(ADC)IBI3001,该药拟开发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该研究介绍了一种新型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增强的B7-H3/EGFR双特异性抗体IBI334,该药在针对实体瘤的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2023年9月,IBI334已在中国获批临床,拟用于...
...研究员:基于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抗氧化纳米药物研究...
近年来,基于抗氧化策略的脑保护剂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是纳米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开发可克服BBB限制、延长半衰期、提高生物利用率的创新性药物带来了新的机遇。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传统材料和小分子药物所不具备的独特的理化性质,为提高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本文对脑卒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及...
药师说药丨抗血管生成药物:扼杀肿瘤的血液供应
肿瘤细胞和周围的微环境通过分泌多种生长因子,激活ECs上的受体,并触发一系列的下游信号通路,最终导致新血管的形成(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靶向药物着眼于这些生长因子或受体,以及它们在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途径。例如,VEGF信号通路就是一个广泛被研究并成功开发出多种靶向药物的系统。此外,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和Platelet-derivedgrowth...
价值1亿美元,成功出海!填补全球抗癌药物空白,小分子原研新药实现...
选准目标,从药企到高校攻关药理新方向来华东师大工作前,章雄文在药企长期从事肿瘤靶向药物开发,但他发现肿瘤靶向药物一般只针对单一的某种肿瘤治疗,且靶向药物使用到一定阶段很快会产生耐药性,需要不断进行迭代。章雄文意识到,肿瘤并发症的治疗及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正是能够造福广大肿瘤患者的研究方向。
2023年终盘点|结直肠癌小分子药物的现状与未来
近年来,用于治疗癌症的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截至2021年6月,共有98个具有抗癌特性的小分子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与传统药物相比,小分子靶向药物主要针对膜受体、细胞周期蛋白、信号级联元件和许多重要的蛋白质和生产相关变量。由于它们的低耐受性和高...
KRAS药物的未来展望!
为打破KRASG12C抑制剂耐药,多种管线在开发其他KRAS等位基因抑制剂,以期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和延迟耐药性。新型KRAS靶向药物大致可分两类。第一类是选择性抑制剂,旨在针对单个基因或蛋白质突变。第二类是泛RAS/KRAS抑制剂,它针对几乎所有的RAS突变,具有更大的解决耐药的潜力,理论上更有可能因为对野生型RAS的...
Cell最新发布:中国肿瘤创新药开发的真实现状
中国在首创新药(FIC)的研发上存在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础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脱节。截至2021年7月1日,在中国所有治疗领域的2251种国内研究性药物中,只有418种(18.6%)是首创新药(FIC),其中肿瘤学占了这些药物的一半以上(55%)。FIC药物的开发依赖于创新的分子目标发现和新药设计,床边到实验室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