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历史学系主任梁志教授作“实证与‘虚证’——冷战...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梁志教授莅临厦大台研院,举办“实证与‘虚证’——冷战国际史研究档案解读示例”学术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研究所黄俊凌副教授主持。梁志教授首先对史学研究路径的历史变迁进行了介绍,指出既要尊重史料,又要发挥历史学者的能动性,需要基于档案建立逻辑链、证据链。当前文献条件...
冷战二部曲之美苏之间的核武竞赛及古巴导弹危机是怎么回事?
本文要讲的主题是冷战的第二部曲,美苏之间的核武竞赛,原来我们离核战那么近。1945年美国分别在8月6日以及9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总共造成大约20万人死亡,也成为了让日本投降的关键。对于美国拥有这项跨时代的武器,苏联可是虎视眈眈。所以在二战结束后,美苏这两大阵营之间,开始出现...
尘封四十年,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读懂当代中国的珍贵史料
◎尘封四十年,集独家性、权威性、神秘性于一体的最高国家机密作为中国第一部、以后可能不会再有的同类主题译著,它以美国最核心情报机构中央情报局为主收集的大量对华情报为骨架,系统展示了中国冷战时期的内政外交:包括中国的内战外战、政治经济、台湾问题、中苏关系、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重磅主题,以及美国人...
沈志华:趁乱获得的俄罗斯解密档案,解了多少中苏未解之谜?
作为参照,沈志华这样介绍《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的独特之处:“这是苏联和中国直接交往形成的史料,如苏方领导人找中国领导人讨论问题,甚至后来关系不好写信骂战,中国高层怎么和苏联谈判等等,都更直接。它揭示了中方在建国初期重大事件上的决策过程,所以这套档案涉及的中国问题,是内在的探究。”据沈志华介绍,这三种...
查戈斯人艰难的返乡之旅
就主题而言,表面上,这本书讲述的是查戈斯人被英美两国联合起来驱逐出故土从而走上抗争之路的故事,但更深层次来说涉及的是冷战之后非洲岛屿国家的非殖民化进程问题。书中所讲的故事基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作者自身也在毛里求斯政府担任要职,书中很多表述和史料都有据可查。可以说,这是第一部在国内出版的完整讲...
毕可思谈中国海关史与英国的中国研究
但研究中国旧海关的欧洲学者不多(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尤其是二档馆的海关史料对《瓜分中国》《滚出中国》有很大贡献。毕可思:旧海关贯穿了《瓜分中国》的整本书,在《滚出中国》中分量稍微小些。我认为旧海关是十九世纪近代中国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瓜分中国》对我来说是不同的,因为需要广泛阅读与十九世纪相关的史料,我此前...
历史和现实中的觉醒与启示
作者徐秀慧在梳理原始史料过程中,惊奇地发现史料与现实中所熟知的台湾文学论述大相径庭,众人早已撞进人为虚构的话语体系织就的蛛网。作者敏锐地观察到,在台湾光复前,大陆人士和台湾同胞在各层面就出现了收复台湾后如何治理台湾的争论,建言献策的重点是“治理方式”;光复后的四年多时间内,困扰文化人的也主要是“台湾...
徐勇:近代日本殖民主义与琉球复国问题研究
开罗会议保障了朝鲜在战后实现独立。此后冷战爆发,中方没能参加旧金山和会,但将琉球与朝鲜同列、将琉球分离日本的原则也在国际社会获得一定程度的认同。相信在现今乃至今后的琉球人复国再议之中,近代中国的对琉政策也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中国是前近代琉球学的史料保存与研究大国,但因为近代中国革命和社会转型等特殊...
“科学”与“政治”之间:20世纪国际非洲研究的知识生产
在二战期间和此后的冷战初期,由于长期以来非洲知识的严重匮乏和人才的严重短缺,美国的非洲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初仍处于落后状态,仅有20位左右的专职非洲研究学者,无法满足本国非洲地缘政治的知识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卡内基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等美国私人基金会率先向西北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等传统白人大学(TraditionallyWhite...
重读列文森:历史的延续与断裂
虽然海外汉学以及思想史的研究范式已经更迭数代,新史料与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列文森的思想史著作却有着超越学术史的壁垒与历史学科建制的魅力。冷战后的美国汉学研究围绕着美国在东亚的冷战布局以及对中国的行为模式的理解所展开,也因此费正清主导的汉学研究有着浓郁的“资政”色彩。所需要的并非我们对中国史研究习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