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弹一星”的秘密是如何披露的
‘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科学家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创造的一个伟大奇迹,张劲夫的文章也是一篇重要的历史著作。”正是在张劲夫回忆的带动和启发下,朱光亚、周光召等一大批参加“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科学家,与裴丽生、陆绶观等当年“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组织者,积极接受记者的采访,回忆这段隐秘的历程。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坚守科研报国理想,30多万名研究生同上...
当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师生代表讲述了他们在科研报国道路上践行“两弹一星”精神的奋斗故事。苏州芭蕾舞团带来原创芭蕾舞剧《壮丽的云》,演绎“两弹一星”功勋们不断突破身体和精神极限,圆满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感人事迹。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频萍...
迄今唯一!以身报国、千古流芳,这位“两弹一星”元勋,毕业于南开大学
随后,郭永怀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枚中近程导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中国第一枚热核导弹、中国第一颗氢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然而,这颗科研“巨星”却突然不幸陨落。1968年12月5日,北京首都机场发生了一场空难,郭永怀不幸遇难,而他至死还在保护公文包中来自青海核试验基地的...
瞭望| “花开”原子城|青海省|核武器|瞭望_新浪新闻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24个字高度概括的“两弹一星”精神,是科研前辈们用心血和努力交出的优异答卷,已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伟大的精神,需要不断挖掘和传承。把‘两弹一星’精神挖掘好、传承好,是我们崇高而艰巨的任务。”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毛玉金...
走进核理化院:六十载正芳华,从巨人肩上走过去,全速前行!
王承书先生曾在文章中欣喜于“新一代原子能研究人员迅速成长的同时,女性研究人员也在起着更大的作用。”几十年后,一批女科研人员延续着王承书先生的希望在科研的道路上前行。2023年10月16日,中核集团核理化院通过自主研发首次获得公斤级丰度99%钼-100同位素,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钼同位素关键材料自主化供应,也标志着我国...
“花开”原子城_古道新风_中国西藏网
海北州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办公室主任李兴平介绍,游客可通过实景还原、观看冰屏话剧等形式,身临其境体验老一辈科研人员研制“两弹一星”的艰辛,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2020年以来,中央及青海各级财政投入9亿余元,同步推动国营二二一厂旧址修复保护和开发利用。国营二二一厂旧址立足属地海北州丰富的红色旅...
【走进221致敬元勋——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核部件加工...
如此,科研人员因地制宜化解了难题,但像这样的难题,在“两弹”研制过程中还有很多,他们都能通过创新精神一一破解。制作氢弹所需轻材料化学活性很强,空气中的水分会使其变质,需要在极干燥的环境中加工,怎样才能控制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呢?一分厂核武器加工材料设备。魏雅琪摄...
周光召,“十万分之一”的两弹一星元勋
“做国际一流的科研工作”1961年,刚回国的周光召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3年起担任理论物理所所长。周光召将当年参加“两弹”研制过程中铸造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运用到建设理论物理所的实际中,结合理论物理学科的特点,提出了“开放办所...
新中国科技75年|“中国弹”——“两弹一星”建功勋
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于敏说,中国在那个时候开始研发氢弹,形势非常紧迫。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1970年初,科研人员在厂房内测试东方红一号卫星图源:网络...
「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艰苦卓绝多壮志 无私奉献创伟业
汇溪流以成江海,聚沙石以成高山。“两弹一星”的研制凝聚了数万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工人、牧工、解放军指战员等无名英雄的智慧和奋斗,这壮丽的事业是几代人连续奋斗的结晶,辉煌和光荣属于每一个曾在这条战线上奋斗过的无名英雄。就像“两弹一星”功勋陈能宽诗中所言:不辞沉默铸坚甲,甘献年华逐紫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