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戏曲与科举关系的有益探索
即100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中,只有7人能够考中进士,通过统计说明进士考试竞争之强;第二章第三节《悲歌慷慨:遗民戏曲的科举观照》,作者对具有明代科举功名的遗民戏曲家存世作品加以统计,考察遗民戏曲作品的创作主题;第三章《明清戏曲故事
九品中正制一定比科举制落后?选拔人才难在何处?历代方法不一样
03第三种,则是我们十分熟悉的科举制度。九品中正制一直沿用了400年时间,魏晋时期过后,一直到隋王朝一统天下,全都是采取了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直到隋唐时期,建立了科举制度,从此历朝历代都在沿用科举制度。因为科举制度实在是太合理了,相对于九品中正制来说,科举制度最大的一个好处,那就是更加客观。制度只有客观...
科举考试中的“独占鳌头”
状元待遇更厚:使用银牌,在四月初二那一天,皇帝又赐给袍帽,其中水晶金可见,在古代科举考试中,独占鳌头的状元不但荣崇非常,而且待遇非凡。(作者:于景祥张力仁,分别系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发布于:北京
前科举时代的选官制度与文运兴替
然后又逐渐从唐代拓展至宋代、明代,如祝尚书《北宋科举与文学》、林岩《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陈文新《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叶晔《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等等,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科举制度对文学发展造成的影响。但科举制度创立前夕的南北朝时期,文学的发展是否受制于朝廷的选官制度呢?孙宝教授的新著《南北...
古代科举考试如何防作弊?
显然,别试对于防止考试官作弊是有一定作用的。这种避亲制度也为后代所沿用。如元代规定:“举人与考试官有五服内亲者,自须回避。仍令同试官考卷。若应避而不自陈者,殿壹举。”(《通制条格》卷五《科举》)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科举成式”规定:“凡试官,不得将弟男子侄亲属人试,徇私取中。违者,许指实...
PNAS速递:唐代科举制度兴起促进社会流动性
研究人员从3,640块男性墓志铭以及可靠的历史资料(如王朝记录和第三方编纂的家谱)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中世纪贵族政治的衰落和科举制度的兴起(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研究人员发现中国的在唐朝早期,贵族血统是一个明显的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成绩取代了贵族血统。在大约公元650年之后,出身于古代显赫的大家族或“分支”...
风雅中华 | 科举文化为古代小说打开一扇窗
原文:《科举文化为古代小说打开一扇窗》作者|南京大学苗怀明图片|网络从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命运,它全方位地改变了整个中国社会,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也改变了包括小说在内的中国文学。在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中,有大量科举改变人生的戏剧性描写,吴敬梓的《儒林外...
中国科举博物馆特别策划 《从武状元到将军的成长档案》图片展在...
由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特别策划的《纵马鸣弓·封狼居胥——从武状元到将军的成长档案》图片展览,近日在希腊雅典国际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交流展,旨在通过丰富史料,向公众展示中国古代武举制度的全貌。展览开幕式由中希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于丽敏主持。首先,雅典商务孔子学院院长严红卫发表...
文博日历丨成败在此“一举”!揭秘古人的“体测”→
科举制度共存在1300多年武举制度则略短历经唐宋明清四朝绵延近1200年不过,唐代初创武举还没有“武状元”的概念唯一令后世耳熟能详的中唐大将郭子仪史书也仅记载他“武举高等”没有详细名次△“武魁”匾。根据款文得知,该匾是同治元年时任福建巡抚的徐宗幹主持壬戌恩科武乡试,为中...
清代举人当官的“大挑制度”:范进中举后,能当什么级别的官员
表面看起来神圣光辉的清代科举制度,却是从根子上就弊病丛生。基层教官的选拔潦草如此,那大多数教官也自然把责任视同儿戏。所以清末教育改革才要兴办大学堂,废除科举,但已经是沉疴入骨,药石无效。参考资料:1《儒林外史》吴敬梓2《旧典备徵》朱彭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