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团队揭示PLA微纳米塑料可诱导肝脏毒性
研究表明,无论是经口摄入还是吸入的聚乳酸微纳米塑料,均可分别通过“肠道菌群-肠-肝”轴和“气道菌群-肺-肝”轴,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最终导致肝脏损伤。这一发现揭示了聚乳酸微纳米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复杂影响机制。一、研究背景:微塑料/纳米塑料(MNPs)已经在环境和生物体中被广泛发现,聚乳酸(PLA)因其高生物...
人脑里也有塑料?脑袋里仅有99.5%是脑,剩余的都是塑料
马修·坎彭表示,虽然大脑中的塑料颗粒增多了,但大部分都是100到200纳米级别的塑料颗粒。越细小,意味着很难再在人体中出现进一步的分解,不会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遗留在人体内。不过,一些长度在1微米到5微米之间的塑料颗粒,却因为体积问题很容易被肝脏和肾脏所拦截。再加之肝脏和肾脏本身就有一定的分解能...
无处不在的微塑料是如何损伤肾脏的?多国学者研究发现……
此外,MP和纳米塑料可以携带/包裹重金属和其他有机化合物进入人体体内(如同特洛伊木马),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而塑料制造过程中使用的邻苯二甲酸酯和其他添加剂可引起额外的毒性。总之,根据工艺的不同,不同的MP和纳米塑料对人体和生物具有不同的毒性。但是,不论采用何种工艺生产的塑料,其MP和纳米塑料均对生物体具有毒...
不想喝水喝到微塑料?最简单的办法是这个 | 环境小喇叭
研究指出,煮沸并过滤含钙的自来水可以帮助去除近90%的纳米塑料和微塑料。研究人员从中国广州收集了硬自来水样本,在其中添加了不同剂量的纳米塑料和微塑料(NMP),将样品煮沸五分钟并冷却后,再测量自由漂浮的塑料颗粒。沸腾的硬水富含矿物质,会形成水垢。正是这些水垢“封印”了塑料颗粒,减少了白开水中的塑料含量。然...
“吃外卖脑子会进塑料”飙上热榜,这究竟是不是谣言?
塑料容器在不同使用场景下释放出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研究结果显示:温度越高,就会有更多的塑料颗粒进入食物而只要使用微波加热3分钟就会让大量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释放到食品中每平方厘米容器中会释放出超过20亿个纳米塑料和400万个微塑料如果将塑料容器用来装液体...
研究发现塑料瓶装水中含大量纳米级塑料,尚不清楚对人体危害
但也有专家指出,纳米级塑料是令人担忧的塑料污染类型(www.e993.com)2024年11月2日。因为这些微小的颗粒会侵入主要器官的单个细胞和组织,有可能干扰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并沉积双酚、邻苯二甲酸盐、重金属等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些塑料聚合物和化学物质进入人体细胞后会发生什么,也不能确定它们是继续留在体内造成破坏,还是会...
人体骨髓中发现微塑料,或是血液肿瘤的危险因素!3个习惯别再做了
8月1日,论文通讯作者、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张韶凯介绍,研究发现微纳米塑料存在于人体的骨髓中,而这可能是血液肿瘤发生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流程说明图。任璇编译以下就是研究从骨髓中分离的典型微塑料的显微照片,其中大多数是纤维状和碎片化的。具体来看,研究在16个骨髓样本中均发现了微...
这种能吃塑料的虫子登上了国际顶刊!专家科普“微塑料”到底是什么
“微塑料”指的是微米塑料、纳米塑料等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董维亮教授介绍,和我们常见的外卖包装、饮料包装等塑料制品不同,微塑料肉眼见不着,我们也无法直观感受到,但它的“覆盖面”可比一次性塑料包装要广得多,要是拿一个塑料瓶子放在风口,经年累月日晒雨淋,瓶子能产生很多的微...
最新研究:水烧开后过滤再喝,可防止84%的纳米、微塑料摄入
纳米塑料(Nanoplastics,NP),则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微塑料,尺寸在1μm以下。与微塑料相比,纳米塑料更易进入人体,其体积小到可以穿过生物屏障(比如细胞膜)并进入生物系统,包括血液、淋巴系统,甚至全身。按照重量计算的话,每人每年会吃掉5万个NMPs微粒;具像化来说,大约每周能吃掉5g微塑料,相当于一张银行卡的重量!而...
...最新研究发现:水烧开后过滤再喝可防止84%的纳米/微塑料摄入!
在日常生活中,纳米/微塑料颗粒(NMPs)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NMPs似乎无处不在——水、土壤、空气,甚至是人类心脏、胎盘中。它们不仅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也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影响。据估算,我们平均每周摄入大约5gNMPs——相当于一张银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