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博|元宇宙“人身侵害”刑法应对的反思与修正
从前置法与刑法的关系看,刑法具有规范结构上的不完整性并居于规范体系末端,刑法中人身犯罪的成立与否应与前置法有关义务违反的判断结论方向一致。侮辱罪、诽谤罪对应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名誉权条款,而民法典第1024条第2款将名誉界定为“社会评价”,故只有具有损害民事主体社会评价的可能性,才能认定存在名誉权条款所对应的...
追凶776天:被毒死的小狗,自学刑法的女孩
后来,在宠物中毒最常用也最重的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罪之外,Penny在《刑法》里发现了投毒人的行为可能还触犯了第125条里的“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若“非法买卖、运输、储存原粉、原液、制剂500克以上”或“造成公私财产损失20万元以上的”,属于125条里“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
刑法规则 | “诈骗罪”的判断标准、量刑标准及辩护要点
1、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诈骗罪是目的犯,该罪的成立需要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非法占有的目的”虽然是主观内容,但并不代表只有凭借行为人的口供才能认定。行为人在实施取得财产的行为时是否具有诈骗故意与非法占有目的,需要综合言辞证据材料和实物证据材料来进行认定。对于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的认定,...
陈禹橦:类型事实区分视角下行刑交叉案件刑事违法性的判断
在我国社会治安二元处罚模式中,是否将肛交等类似性交的性行为、手淫等边缘性行为解释为刑法意义上的“卖淫”,要以刑法保护的法益为指导,考虑刑事处罚必要性,予以独立判断。具体而言:第一,治安违法意义上的“卖淫”与刑法意义上的“卖淫”的含义与解释方式不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卖淫”概念的扩张,主要服务于社...
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怎么判?最高检明确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由于适用《刑法》第17条第3款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现实中即便有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也不一定被追诉刑事责任。比如,必须是杀人既遂即致人死亡才能追究刑事责任,杀人未遂即使造成被害人重伤的,依法也不应当追究。对于这种不能追究刑责的未成年人,应该如何救治?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
王明森|修正后骗取贷款罪刑法适用的新解读
犯罪对象是一种事实判断(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刑法保护的法益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对行为客体作出的价值判断,体现的是主体附加于客体之上的权益。由犯罪行为、犯罪对象与保护法益之间的关系来看,要确定具体罪名所保护的法益,应当以犯罪行为为逻辑起点,以确定犯罪对象为前提,再进行价值评价之后推导出刑法的保护法益。从贷款活动来看,分为贷款...
伤医事件频发 刑法增设相关“伤医罪”是否可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邓勇教授曾分析认为,根据司法裁判现状,对于故意伤害医务人员的行为法定刑较轻,导致对医护人员保护不足;此外,案件的裁判标准不明确,部分案件不仅不会加重处罚,还会考虑行为人作案时系亲属且身患疾病,酌情从轻处罚,难以对潜在的犯罪分子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
刘艳红: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横断切面与危险的现实说之确立
比如,我国《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当致人重伤的加重结果出现时,它是否由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这样的因果关系就必须进行具体判断。再比如,《刑法》第266条诈骗罪,只有行为人实施了隐瞒真相欺骗他人的行为,并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在此基础之上,被害人实施了处分其财产的行为才可能构成本罪,为此,必须判断欺骗行为...
熊氏分析法看刑法
刑法上的注意义务原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负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注意义务,如果行为人违反了这种注意义务,就应当对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注意义务是判断罪与非罪,过失犯与故意犯的重要原则。注意义务主要来源于法律的规定,以及行为人因特定职业、业务等所产生的特别注意义务。这一原则体现了刑法对于行为人主观恶...
网络暴力刑法规制的乏力与重塑——以侮辱、诽谤罪为中心
主观上,结合转发者的主观恶意判断。固然,转发者主观方面的恶意并不影响转发行为法益侵害性的严重程度,但却影响责任的认定。对于那些不具有恶意,只是基于道德评价而发表网络侮辱行为的或者不明真相,转发网络诽谤行为的,由于其主观上并没有侵害他人名誉或社会秩序的故意,阻却责任承担。而且,从刑法介入的必要性看,公民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