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壮游全国,他最早写下了普通人的英雄传记
极有可能你没有司马迁去过的多。公元前126年,也就是汉武帝元朔三年,20岁的司马迁开始了一场壮游。在《太史公自序》里,他写道:“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是一场跨越大...
为什么西汉黄河水患频发?汉武帝又是如何治理黄河的?
公元前168年,酸枣河决堤,汉文帝在东郡组织了大规模的民力堵塞决口,最终避免了洪水泛滥,保住了东郡这座粮仓。西汉最严重的两次水患发生在汉武帝时期,而汉武帝的两次治理水患都采用了堵塞决口的方式。公元前132年,瓠子决口,河水泛滥,汉武帝派汲黯、郑当时去治水。汲黯、郑当时组织大量民力,全力堵塞瓠子决口,但水...
汉朝的水患为何如此频繁?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因此在瓠子决口发生之后,汉武帝就派出汲黯和郑当时等人前往灾区试图阻塞决口处,但最终黄河再次决堤,这让汉武帝忧心如焚。就在此时汉武帝的舅舅田蚡表示江河决口是“天事”,强行派人堵塞就是违背天意,这可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汉武帝当时对天人感应的说法深信不疑,自然不敢违背上天,于是瓠子决口就这样被放任了二十...
史念海:我国古今气候的同异|黄河|秦岭|秦汉|竹林|东南_网易订阅
当时黄河在瓠子(今河南省濮阳县)决口,汉武帝亲临堵塞,堵口的材料就是用的淇园之竹[22]。东汉初年,寇恂为河内太守,也曾伐淇园之竹,制成百余万支箭,抵制自南而来的攻击[23]。光武帝能够在河北立住脚,和这宗事情很有关系[24]。经过魏晋南北朝,下至隋唐时期,气候又转为温暖。唐代关中亦多竹[25],竹林蔓延...
滑县苗固:汉武帝2000多年前亲临这里,率官员堵塞黄河决口,今人唱大...
瓠子堵口,就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一个著名事件。史料记载,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瓠子(今濮阳西南滑县境内,城关街道苗固村南)决口。洪水向东南冲入巨野泽,又泛入泗水、淮水,淹及十六郡,灾情十分严重。汉武帝刘彻派汲黯、郑当时率十万人前去堵塞,但23年中屡堵屡决,洪水依然泛滥横流。公元前109年(元封...
汉代堵口归流的治河故事
从西汉开始,黄河水灾日益严重,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至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有10次,其中造成改道的有5次(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河水决口改道后,堵口归流成为一件大事。重大的堵口就有两次,一次是汉武帝时汲仁、郭昌堵塞瓠子,一次是汉成帝派王延世堵塞东郡河堤。汉武帝刘彻《瓠子歌》就是汉武帝...
汉武帝沉白马玉璧,司马迁在滑县负草堵黄河决口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汉武帝沉白马玉璧,司马迁在滑县负草堵黄河决口。(王建安摄影)宣防宫遗址位于河南滑县老城北十里苗固村西侧城北瓠子堤(又称金堤)上。从西关到苗固瓠子堤段又叫天台山,根据史志资料记载,宣防宫就在苗固天台山。该遗址东临苗固村,西邻黄河故道(现为苗固村耕地),南邻瓠(hù)子堤遗址(已被砖...
汉武帝和王莽“躺平式治水”:以天意为由,黄河大决口几十年不管
在西汉时期,黄河曾经发生九次大规模决口,其中有两次竟然在决口后几十年不去堵塞,任由其溃决,理由就是“洪水是天意,应该遵从天意”。这两次奇葩行为,分别发生在汉武帝和王莽时期。田蚡以“不符合天意”为由拒绝堵口公元前168年,黄河在酸枣决堤,当时的汉文帝发动东郡的大批士兵抢修,第一次黄河大决口就这样成功被...
冷知识丨秦始皇给黄河改过名?司马迁堵过黄河决口?
西汉两百多年的历史里,黄河决口泛滥大约有12次,汉武帝时期更是泛滥频繁。当瓠子决口时,洪水遍及十六郡,当时派了十万民工去堵口,没有成功。由于汉朝正忙于打击匈奴,无暇顾及黄河,致使黄河泛滥23年。到了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下决心堵塞决口,并亲自到决口处祭祀河神,命令百官参与堵口工程。“瓠子...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黄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水害严重的河流之一,历史上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洪涝灾害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江淮。黄河“善淤、善决、善徙”,在塑造形成沃野千里的华北大平原的同时,也给沿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时期“瓠子堵口”到清康熙帝时期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