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刘涛Nature Water综述:通过氮循环微生物实现可...
·第四,厌氧氨氧化细菌显示出细胞外电子传递(EET)的能力,能将氨氧化与向碳基不溶性胞外电子受体的电子传递过程耦合。然而,EET可能不适用于所有胞外电子受体。例如,早期观察表明,“Ca.Kueneniastuttgartiensis”并不能将氨氧化与Mn(IV)或Fe(III)还原耦合。因此,其更准确的电子传递机理仍待揭示。氮循环微生物引...
土壤碳氮循环综合研究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
除此以外,基于“4R”策略(适宜氮肥类型,合理施用量、施用时期、施用方法)的氮肥优化管理措施,如高效氮肥、氮肥深施及测土配方施肥等,能够通过有效协同土壤氮和肥料氮供应与作物需氮之间的关系,大幅减少N2O直接和间接排放。粮食生产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存在的此消彼长效应,表明碳氮耦合优化管理是实现农田土壤固碳减排...
深圳大学毛艳萍研究团队在光催化耦合微生物还原硝酸盐方面取得新...
反硝化菌多为异养微生物,对有机碳需求量大,而反硝化过程常发生在污水处理的后段,有机碳源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硝酸盐的去除。尤其在当前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的大背景下,要求进一步提高污水脱氮效率,亟待开发新的污水处理工艺,以提升脱氮效果。光催化与生物降解紧密耦合技术(Intimatelycouplingofphotocatalysisan...
今日推送 合集:电化学氮还原制氨(10月1日-10月8日)
电催化NO2??还原NH3时,在??0.3V下,NH3的法拉第效率达到92%,产率达到8.34mgh??1cm??2,两种反应在循环电解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具有十字形叶片结构的CuCo-NC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NO3??/NO2??还原活性,因此,CuCo-NC在氨合成双金属电催化剂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可控神经网络耦合级联电催化...
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及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调控机制研究、长江模拟器研发及其应用、船舶清洁低碳关键技术及应用、农林废弃物绿色循环“三碳”技术模式、大气活性氮国产化高精度在线分析仪研制及应用、基于食物链的植被修复增效方案、钢铁行业重点工序烟气多功能耦合超低排放技术集成与应用、陆海水域藻华与微小有害生物高效绿色...
上海交大张礼知教授团队《Chem》前瞻性论文:绿色能源驱动可持续氮...
团队近年来以太阳能或电能为驱动力,将环境中N2分子或NO3-催化还原合成NH3,通过催化剂活性位点的调控显著提升合成氨反应的活性和产物选择性,并耦合透过式膜装置,无需调节溶液pH实现了氨的高效分离与回收(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在当前碳中和愿景下,本文深入探讨了绿色能源驱动的氮循环过程的意义及其在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140项,河南省公示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拟立项项目—新闻—科学网
根据《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豫科〔2016〕83号)和《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豫科〔2014〕137号)要求,现将2024年度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拟立项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2024年1月19日—1月25日)。公示期间若有异议,请向省科技厅提交书面异议材料。
宏基因组元素循环:碳氮循环的动态耦合分析
碳氮循环过程能够不断地调整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来实现双方的耦合,使碳氮循环逐渐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碳氮耦合在全球变化下的这种转变对模型预测生态系统碳固存来说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图全球变化下碳氮动态耦合的概念框架[1]此外,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功能,例如微生物的碳固定和呼吸作用导致每天都有大量的碳素发生...
2020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揭晓
2.深海微生物驱动的碳氮循环耦合机制及通量研究深海是有机碳再矿化和长期储碳的主要场所。迄今科学家对深海系统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的机理和通量知之甚少,核心难题是海洋真光层沉降的有机质不能够满足深海微生物的碳和能量需求。这意味着有更多的能量来源和代谢模式还未识别到。该研究从深海微生物黑暗固碳和海洋动力...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发现土壤碳氮耦合新机制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在土壤碳氮耦合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土壤氮矿化、硝化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碳氮比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研究在《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上发表。森林固碳作用对于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对土壤碳积累过程机制的认识,特别是对土壤碳氮循环耦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