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篆刻巨匠的出新(上)
浙派篆法尚方正,他尚圆畅,浙派刀法尚切,邓氏的刀法尚冲兼披,浙派及古来的印章,在篆法上少顿挫提按的节奏。明末虽有“用刀如笔”之说,讲的还是工具的功能。而邓石如从汉碑篆额,乃至汉人篆隶中体悟到笔势、笔意、笔趣节奏起伏的特殊魅力,破天荒地引进、借鉴到篆刻中来,真正地达到刀笔互换、互补,魅力倍增。这不...
荐书丨《韩登安书法篆刻课徒稿》丛书两种
王福庵刻印初宗浙派,后又益以皖派之长,上究周秦两汉古印,自成体貌;整饬之中,兼具苍老浑厚之致;偶拟明人印格,亦时有会心。王福庵生平刻印,数以万计。韩登安作为其高足,其篆刻亦得神髓,深受其沾惠。本墨稿不仅体现韩登安摹印的细节,且将王福庵存世印稿与墨稿对比展示,以期更好的还原王福庵印稿与墨稿的区...
骆芃芃丨古道新风 历久弥新——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篆刻艺术
篆刻家在继承前辈优秀技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出现了自明清以来的皖派、浙派以至今日的流行印风等多种流派和风格,产生出丁敬(1695-1765)、邓石如(1743-1805)、吴昌硕(1844-1927)、齐白石(1863-1957)等诸多大师(图2)。这些艺术家将这门古老而又弥新的传统艺术一直传承、发展并创造至今。图2篆刻技艺主要采用...
200余张篆刻高清图,一键掌握明清篆刻简史
吴咨篆刻宗法邓石如,注重笔意表达,所刻元朱文行笔流畅圆润,“白云深处是吾庐”一印将先秦金文入印,章法上穿插错落,深得先秦玺印法门。胡震制印承传浙派之法,在用刀上较为轻松随意,故而线条苍茫生辣。在文字结构处理上不纯用摹印篆,多有创见,是浙派后续之精英。徐三庚冲破了明清篆刻流派的模式向古代金石中吸取...
方寸万象 字里乾坤
吴昌硕的篆刻生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以其三十五岁为分界点。三十五岁之前他学习篆刻主要得益于丁敬、黄易等浙派篆刻家和以邓石如为首的皖派篆刻家的理论。此时的他尚处于摹刻的阶段。三十五岁后,他的篆刻开始出现了自己的风格并逐渐走向成熟。他对西周的钟鼎文、春秋的《石鼓文》、秦的《秦诏版》、汉代瓦当等广泛涉猎...
新书推荐丨然犀室印集|篆刻|苦铁|金石|楚生|赵之谦|邓石如|书法...
文字印方面,这也是一批最能体现来楚生篆刻艺术成就的作品(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来楚生成熟时期的篆刻趣味乃从古玺印与秦汉印得之,这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如果只是仅仅强调这一面,实际又显得以偏概全,不足以说明来楚生篆刻的全面性。如前所述,来氏早年篆刻学浙派、皖派,中年尤其倾心于吴让之、吴昌硕二家,晚年的变法也是从“二吴”上溯先秦...
韩天衡:再论五百年篆刻巨匠的出新
对玺印自初出到元明作了全面的梳理、学习、消化、借鉴、开拓。丁敬是二百年流派篆刻史上风貌最多而风格醇郁的巨匠。正是这一理念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从而开创了耳目一新、从者如云的浙派。睿智的丁敬,把“印内求‘印’”的探索和成果,推向极致,堪称是“印内求印”的集大成者。
好书·新书 |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上下百三十年,汇聚清代杨澥、吴咨、胡匊邻、赵穆等近90位印人佳作,展现清代篆刻流派纷呈,印人多方取法,作品别开生面。胡匊邻关西旧德释达受西園主人手拓彝器吴咨人在蓬莱第一峰赵穆时帆翰墨清代篆刻虽在浙派、皖派、邓派的笼罩下,但不为其束缚,加之集古印谱的盛行,印人眼界大开,篆刻面貌丰富多样。
【书画收藏】清代篆刻书画大师——赵之谦
篆刻(现代意义上的篆刻艺术)始于明,盛于清中期,以丁敬、邓石如为代表,开派立宗,形成两大体系:浙派和皖派。浙派有西泠八家,赵之谦初学篆刻之时,赵次闲、钱松还在世,皖派则有吴让之。赵之谦家在绍兴,离杭州不远,在当时的交通以及社会环境下,受地域影响,从浙派入手,便成赵之谦篆刻为必然。事实上赵之谦是从学陈曼...
吴昌硕篆刻艺术谈
根据吴昌硕传记和遗印可以得知,他早年篆刻得力于陈曼生、徐三庚之法,此外,又广泛涉猎西周彝器铭文、春秋石鼓、战国古玺、秦汉凿铸印、切玉之法以及汉碑篆额、晋砖汉镜、封泥古匋等,遂自成一家。以往徽派和皖派的篆刻家善于使用锐刀薄削,而以丁敬、蒋山堂为代表的浙派则提倡运用钝刀硬入,从而在气息上出现了截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