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二氧化碳利用国际会议召开
同时,围绕碳减排、碳循环、碳达峰、碳中和主题,聚焦二氧化碳捕集和转化、相关产业技术革新、气候变化以及相关政策导向等核心议题,召开了二氧化碳利用国际学术委员会和JournalofCO2Utilization期刊编委会,为与会人员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在分论坛环节,共设立覆盖二氧化碳加氢热催化转化、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氢能十解”之三:氢基能源制取之谜|甲醇|燃烧|氢气|催化剂|生物...
其中,CO2电催化还原制甲醇工业化尚存一些关键性挑战,相比之下CO2加氢制甲醇被证明是最具可实施性和规模化的路线。甲醇分子结构简单,利用二氧化碳制备甲醇,可以依托现有的化工体系来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是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解决温室效应、发展绿色能源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对CCUS产...
2023年度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综述
3.4电催化绿色制备乙酸方面的新进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006085)的资助下,华中科技大学庞元杰教授、金健副教授利用高压装置和催化剂上的创新,以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为基础,采用“两步法”二氧化碳还原途径,稳定住乙酸反应路径的关键中间基团,最终乙酸的选择性高达91%,并且在宽电位窗口下乙酸选择性仍能保持...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加强对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只是人们在利用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向大气中多排放了二氧化碳造成的,如果将这部分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和资源化利用,通过产品固碳和地质利用后封存,既直接减少了排放,又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以二氧化碳规模化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碳减排方案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谢奎课题组通过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将二氧化碳电解和甲烷氧化两个气相电化学转化过程结合,实现了电催化甲烷/二氧化碳制合成气。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等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潞安集团和荷兰壳牌公司三方联合开展...
中国汽车论坛丨李昂:碳中性燃料的技术发展与展望
对于低温电催化由于技术程度比较低,在2025年之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而对于高温电催化,它的技术成功度稍高于低温电催化,我们预计2030年之后进行商业的应用。五、建议与展望Nature杂志刊登了牛津大学Hepburn论文,预计2050年将有42亿吨二氧化碳转化为碳中性燃料。并且这是我们团队进行的分析,碳中性燃料在203...
“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2022年项目申报指南
研究内容:研发用于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转化的新型催化剂材料和气体扩散电极,建立低成本、规模化催化剂合成和电极制备技术;开展先进原位波谱表征技术,探究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过程中催化剂的演化过程和电极反应动力学;建立二氧化碳电还原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的试验验证。研发新型高效稳定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材料,构建新型光催化...
FIE | 前沿视点:面向碳中和的液态金属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液态金属催化剂可实现室温下CO2转化为固体碳的连续电催化反应。液态金属催化剂由溶解在低熔点金属溶剂(如Ga、Sn、Bi和In)中的活性金属(Ce)制备而成。催化反应中,碳不断浮在液态金属表面,避免了传统固体催化剂面临的碳结焦催化剂失活这一最大问题。此外,这种电催化反应可以用来批量生产储能电池电极用碳质材料。因此...
中国一批深度脱碳技术曙光初见,院士建议不能照搬国外模型
而利用上述技术工艺,单次处理60吨废塑料可减排二氧化碳313.8吨,同时可减少天然气和用电量,扣除加热过程中的耗能等碳排放,减排二氧化碳总量达到300.14吨。碳中和技术一半还没开发出来周宏春介绍,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不少颠覆性的减碳技术。如东芝公司宣布,已经研发出全球效率最高的二氧化碳电催化技术,比之前技术...
绿氢 一个万亿级市场正在开启
该项目正是基于李灿院士团队开发的两项关键创新技术:高效、低成本、长寿命规模化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和廉价、高选择性、高稳定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技术。据李灿院士介绍,每吨甲醇可转换1.375吨二氧化碳,8000万吨甲醇,则可转换上亿吨二氧化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光伏、风电、水电甚至核电)等合成液态阳光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