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革命:货币革命的再革命》第四章:最优“中央银行货币...
保持适中利率的货币政策在金融学上被称为“中性货币政策”,亦称“中立货币政策”,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保持货币中立,既不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也不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中性货币政策提出容易,实现起来却很难。笔者提出的“最优中央银行货币利率”理论则为实行“中立货币政策”奠定了基础,但我们提出的这种“中立货币政策”不...
张斌、朱鹤:宽松货币政策成为应对经济困局的重要手段
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学派相继登场,对主流凯恩斯主义者的逆周期政策展开一系列批评。他们反对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强调给货币政策施加规则。货币主义者,如米尔顿·弗里德曼,强调货币政策的长期中性,认为只有意外的货币供给变化才能暂时影响实际产出,而长期的货币扩张只会导致通货膨胀。即便是倡导采取逆周期政策的凯恩斯、传统凯...
进一步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经济政策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一国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抉择。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
当前宏观政策面临两大“叙事陷阱”
(一)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看实际GDP增速,而决定居民工资、企业营收和政府收入的是名义增速,只看实际增速导致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背离,且削弱了政策稳增长的紧迫性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但名义GDP同比仅增长4.1%,名义GDP增速已连续5个季度低于实际GDP增速。从增强微观主体获得感、提振预期和信心等角度,有必要...
特别策划 | 张俊伟:以规划和战略为引领 促进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在上述政策框架中,宏观政策、社会政策主要是聚焦“外围条件”,着眼于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而产业政策、微观政策和改革政策则处于政策体系的核心,通过扫清相关体制机制障碍、正确发挥“有形之手”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步伐。由此,以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为...
【招银研究|宏观专题】2024年财政政策探析:总量扩张,中央加力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结合年初财政预算安排推演,今年财政政策在总量上力度边际扩张,结构上中央政府加强发力,同时注重提升政策和资金效能,优化政策工具组合,意在更好地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双重目标(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总量空间上,立场更加积极。目标赤字与新增专项债合计较上年增加2,800...
强调“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货币政策定调有哪些新信号?|解码...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表述一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围绕发展大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实施政策要强化协同联动、...
申万宏源宏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扩大需求”、“优化供给...
提振信心:新增强调非经济政策一致性评估。今年以来库存对经济增速的拖累加深,反映市场主体信心不足导致生产弱于需求,背后一定程度也在于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仍待提升。因此,本次会议相较去年更明确强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新增强调“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荐书|《货币的本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如何协同应对金融危机?
在微观层面上许多企业和家庭面临债务重压,在宏观层面上则可能是长期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日本经济20世纪90年代之后“失去的30年”的经历可见一斑。不过,虽然美国的财政政策在后疫情时期发挥了更具主导性的作用,但后疫情时期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出乎意料的现象是通胀回归。美国的通胀率在2021年底急剧提升,接近30年来...
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财政部党组书记...
赤字率是宏观政策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宏观调控必须适应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形势变化,该扩大需求时要扩大需求,该调整供给时要调整供给,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我们合理、审慎确定赤字率水平,既适度扩大支出规模,满足实际需要,又“留有后手”,为应对未来可能的风险挑战留出空间。2023年年初,按照党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