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志:安史之乱中州郡改易问题
《安禄山事迹》为唐宣宗时期华阴县尉姚汝能所撰,此时距安史之乱近百年,唐朝已长期行用州制,姚氏据当时制度,在书中将陕郡称为陕州,也是情理之中。事实上,封常清战败退至陕郡时,此地仍在唐廷掌控下。即便安禄山之后曾改郡为州,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也不可能称之为“陕州”。史料二,《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五载五月,...
【华商专访】《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一直想给...
张小敬在唐代历史上确有其人。第一集剧中曾出现姚汝能这个人物,此人曾任长安不远的华阴县尉,主管华阴县司法事务。姚汝能后来写了一本《安禄山事迹》,记载了安禄山的生平和安史之乱的经过,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安禄山事迹》明确记载,“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张小敬一箭将杨国忠射落下马。李必的原型,无疑...
独家专访|《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说不定会写《成都十二时辰》
马伯庸:张小敬是一个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在姚汝能编纂的《安禄山事迹》一书中曾出现他的名字,不过着墨不多。里面讲了在马嵬坡兵变的时候,????有一个叫张小敬的士兵拍马而出,把杨国忠杀死,把他的头给砍下来了。这个人物因为没有任何关于他的其他记载,所以????我觉得这个人物背后其实还有创作的空间,于是就把他...
《长安三万里》被起诉,洛阳人想争什么
正是文艺创作者可以发挥之处,甚至是天然的悬疑题材——比如,谁杀了杨贵妃、谁是马嵬驿之变的幕后大佬;历史里没有提到过的空白,文艺作品可以尽力“补白”和想象,比如马伯庸就是个中顶级高手,仅仅凭借《安禄山事迹》中的一句“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就惊才绝艳地为张小敬创作了一部《长安十二时辰》。
“唐人重服章”:唐人李华和贾昌从服饰看到了什么?
等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史家遂认为“胡服”流行已经预兆着这场动乱。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下说:“天宝初,贵游士庶好衣胡服,为豹皮帽,妇人则簪步摇,衩衣之制度,衿袖窄小。识者窃怪之,知其戎矣。”史书中有关安禄山的描述。不禁让人想起唐代胡俑形象。
史思明火并安庆绪|史思明|安庆市|尚书_新浪新闻
[5]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6]明崔铣《彰德府志》[7]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原链接:httpsblog.sina/s/blog_6a472cd70102zbnx.html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博客作者,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新浪客服(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本账号将予以删除。
何德章:汉族族称的出现与定型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撰成于肃、代之间。书中称安禄山“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以代汉将”,朝廷警觉到其将谋反;又称安禄山反后,朝廷令哥舒翰“督蕃汉兵二十一万八千人镇于潼关”;唐玄宗逃离长安,不知所向,宦官郭师太请投朔方,因“彼蕃汉杂处,父子成章,自来地名忠孝”。晚唐人樊绰所撰《云南志》,使用“汉”称唐与...
回鹘改宗摩尼教新探
而且,《安禄山事迹》明确记载: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九日,禄山起兵反,以同罗、契丹、室韦曳落河,兼范阳、平卢、河东、幽、蓟之众,号为父子军,马步相兼十万”⑧。尽管《新唐书·回鹘传》同罗附传说:“安禄山反,劫其兵用之,号‘曳落河’者也。曳落河,犹言健儿云。”似乎同罗部众和阿布思一样也是被迫...
《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国清代初中期文学之二:洪升
宋代乐史的《杨太真外传》也是这一题材的作品,主要根据《长恨歌传》、《明皇杂录》、《安禄山事迹》、《开元天宝遗事》等笔记材料写成。元代以后,有关汉卿的《唐明皇哭香囊》,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唐明皇游月宫》,岳伯川的《罗光远梦断杨贵妃》,庚天锡的《杨太真霓裳怨》、《杨太真华清池》等作品,...
杨玉环:你才跟安禄山"有一腿"
而杨玉环和安禄山的桃色绯闻,主要来自《开元天宝遗事》(作者王仁裕,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杨太真外传》(宋代传奇小说)、《安禄山事迹》等野史稗记。在这些书里,无一不拿"贵妃三日洗禄儿"一事作文章。讲的是杨玉环收安禄山为干儿子后,在宫中为他举办"洗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