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般风景,万种书写——评《美丽中国》诗系|诗歌|诗人|王之涣|登...
《雨与语》虽然被归为口语诗行列,但字里行间的诗意从未缺席。能进入文学史的口语诗如《有关大雁塔》《尚义街六号》《读弗洛斯特》等往往具有极强的诗意以及为诞生这种口语形式的诗意而精心打造的设计组织,并非随意地轻松写就,而是苦心经营出来、有意锤炼出来的平淡而近自然,《雨与语》也是如此。毕竟能够成其为诗...
《建水记》作者于坚说,他每次来建水必去的地方是……
今年66岁的于坚一如既往地喜欢讲昆明话,就像22年前记者在云南大学第一次听他读自己的成名作《尚义街六号》,声音低沉而平直,舒缓而轻柔。在老李的茶室里,于坚一边品茶,一边向记者讲述他的《建水记》。《建水记》集结成书并不在于坚的创作计划中,他原本只打算出一本摄影集,书中的照片有黑白的、有彩色的,拍摄跨...
《作家》24年2月号|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尚义街六号》、伊沙的《车过黄河》,成为先锋诗歌的标杆之作,直到1986年《深圳青年报》和《诗歌报》主办“现代诗群体大展”走向式微。这一先锋诗歌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是接续了西方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也许是“文革”推迟了这一历史进程),到了中国全面...
诗人于坚:人充满劳绩,然诗意栖居
1986年,《尚义街六号》一发表,于坚成为了“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带动起了口语写作的风潮。他拒绝隐喻,因为在他看来“语言本身就是关于世界的一种隐喻”,拒绝才是对隐喻的解救——日常进入了诗歌,生命回归了本身。换种说法,选择日常,正是因为于坚从日常中发现了神性,又或者说,他深刻体察到了无用之用。于...
中国纪录片30年:影像如何打捞我们的记忆
吴文光生于1956年,他从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是教书,后来在昆明一家电视台工作。在云南的时候,吴文光算是先锋诗歌圈的,诗人于坚在《尚义街六号》里这么写他:“尚义街六号/法国式的黄房子/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喊一声,胯下就钻出戴眼镜的老吴……”...
给小杏的诗--于坚|散文|诗歌|长诗_网易订阅
于坚,生于昆明(www.e993.com)2024年10月31日。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历任工人及《云南文艺评论》编辑。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对一只乌鸦的命名》、《诗六十首》,长诗《零档案》,诗歌《新唐吉诃德之歌》、《圭山组曲》、《尚义街六号》、《我的父亲》、《感谢父亲》、《避雨之树》、《秃顶的秋天》、《事件》...
1980年代的青年写作与“黄金一代”作家的诞生
在大学生为主体的“第三代诗人”眼中,新时期初还是叛逆者的北岛与舒婷等朦胧诗人已需“pass”,他们提出了更具颠覆意味的艺术主张,包括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周伦佑、蓝马的“非非主义”与“还原论”,李亚伟、胡东的“莽汉主义”等,不一而足,并以《有关大雁塔》、《尚义街六号》、《中文系》、《冷风景》等...
于坚:写诗,我有强烈的存在感,我觉得自己超越了常人
作为中国当代诗歌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诗人于坚曾于20世纪80年代以才华横溢的《尚义街六号》震动中国诗坛。但于坚却说:“我是21世纪的诗人,不是八十年代的诗人,也不是‘第三代诗人’。”他说,上世纪80年代大家对诗的热情,实际不是对诗本身的热情,大家热衷于诗传递的社会意义。“今天中国诗人写诗的状态才是正常的,...
只要来吕梁文学季,就能跟这些大家面对面
于坚: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得主,代表作《尚义街六号》《零档案》等。张平:中国文联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抉择》《天网》。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当代批评家奖得主,代表作《中国当代...
贾樟柯发起,这个盛大活动9日启幕!首届吕梁文学季...
就职于《世界建筑》杂志,建筑评论人,写作者。曾出版小说《比如,单身》《胖子》《通俗爱情》等。于坚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得主,代表作《尚义街六号》《零档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