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阊江小学举办首届农耕节活动
体验过程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走进农耕文化体验馆,认真聆听展示馆负责人郑桂珍老师讲解。大家看着家长们捐赠的木制风车、犁田用具(耙、犁)等农耕传统农具,充满着好奇和兴趣。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来自四年级的胡一诺同学说道:“今天老师带领我们走进农耕文化体验馆,了...
传统农耕用具犁、耙、耖
对于用牛犁田、耖田、耙田的经历,网友金飞祝老师至今还是记忆犹新。在三年困难时期金老师被下放到农村,文革后为了推荐上学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期间他跟着农民学会了犁田、耖田、耙田等农活。金老师说,如果不是自己看熟的生牛,就非常担心去操作犁、耙、耖。因为牛也认生,难以指挥。如果把牛惹急了,就会乱跑,...
傣族的春节习俗和相关仪式
每年春节,德宏州盈江县、梁河县一带傣族村民常常自导自演一些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其中,《公孙犁田》和《十二马》是从生产生活仪式、民间歌舞中发展而来的,其规模简单但形式生动活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民众的喜爱。德宏傣族村寨大多有自己的民间戏班,有的村寨还不止一个,各有拿手好戏。例如,盏西镇遮坎...
插队务农记|往事
两山之间的稻田,当地称为垅田,一般上部有水源,山阴日照少的为冷浸田,水源欠的用作冬泡田。山腰、山顶上的稻田多为山旱田,也称雷公田或天水田,意为响雷公下大雨才能犁田耕种。吉首夏秋多旱,一些年份7月中下旬断雨,雷公田种稻谷易遭包胎旱(即稻谷抽穗时遭旱),造成减产或失收。而溪边田、垅田,收成稳当些。有...
肥东一荒地上发现古人生活痕迹?当地回应:已关注,暂不便下结论
村民讲述:几十年前犁田时,犁出100多斤铜钱大皖新闻记者找到了小黄村的80岁老人黄有义大爷,他以前做过村里的生产队长,黄有义认为窝集可能古代曾经有人居住,可能是个集镇,“比方说从合肥到巢县经过窝集,可能有小饭店之类,但是具体年数也说不清。”黄有义介绍上世纪60年代,有三位村民犁田,在窝集荒地上挖出过来...
盘点:28件逐渐消逝的老农具,看看70后的你认识几个?满满的回忆
17、犁用犁犁田,现在农村的犁都是铁制的,而且都是比较机械化的(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这样的木犁基本上成为古董摆件了。18、斗是农村用来计量粮食的工具或者盛放粮食的物件,过去的年代,有些时候粮食不够吃,需要去邻居借,就会拿斗称量一下。19、掠叉:在我们的农村在稻谷场打场时用的一种农业用具,用于掠去柴草。
一种多收!深圳首亩多年生水稻完成收割,年亩产量超1000公斤
11月24日,位于深圳大鹏新区的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的水稻田在机器轰鸣声中完成收割。这是深圳首次试种多年生水稻,收割后不用重新犁田、插秧,能像韭菜一样实现“一种多收”,不仅大大降低人力成本,也有助实现水稻种植的绿色减碳。据悉,该产品有望从深圳向全国乃至全球推广。
以下6件农村老物件值得牢记于心,70后的你都认识吗?
Three:犁田的耙现在耕地收割都是机械化,过去我们这里有个特殊的职业人,人们都做“犁田的”,每年到了农忙时节,都会请犁田的来家里待几天,帮助田里松松土,把上一插种植的作物的根系一并拔出来,这就需要用牛来完成了,人站在上面,由牛拉动犁田的耙在田间劳作,现在这种工具也退出了历史舞台。Four:麻绳过去...
乡村博物馆:留存乡愁记忆 传承农耕文化
10岁以后,父母把我接到了城里。犁耙、锄头、镰刀、箩筐、石碾、扁担……这些曾经整日为伴的劳作用具,只能留在了我的记忆里。10年前,34岁的我回到浙水村工作,想为乡亲们办些实事。做什么呢?小时候“田舍郎”的生活不断在脑海里浮现。科技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应该保留一些过去的记忆。于是,我盘算着在村...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村落变迁——以贵州9个少数民族村落为典型
一是,传统牛耕和自制工具的使用向现代机械化农用工具转变,以柴油(汽油)为动力的犁田机、打谷机等小型农机用具开始取代传统的耕牛、垯斗等,大部分家庭已经不再饲养耕牛;二是耕作程序简化,秋后耕翻、泡水、晒秧、施农家肥等传统生产环节被现代科技的除草剂、化肥等取代,传统生产过程正逐渐在消失;三是种子、农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