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京华文韵丨薛俭:中轴线上的“一亩三分地”,何以讲述“农耕...
薛俭:中国自古是农耕大国,一直以来对农事极为重视,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周朝,就有祭祀先农和耤田礼仪制度存在。《礼记》记载,周天子有耤田千亩,诸侯百亩。周天子为表示对农业的重视,每年农历三月都要举行象征性或礼仪性的耕耤礼。先农坛为劝农所设,明清两代皇帝都来先农坛亲祭先农和亲耕耤田。皇帝亲耕的...
周朝溯源——周人是从哪里来的?「殷鉴之什09」周部族的头角峥嵘
周原,位于岐阳之地,也就是岐山的南边,正是后世俗称周王朝“凤鸣岐山”的龙兴之地。而在《封神演义》中,周原也有一个更为家喻户晓的名字,那便是“西岐城”。周原地处关中盆地,自古就是一片土壤肥沃的宝地。周人在描写公亶父的史诗《大雅·緜》中是这么描述周原的:“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堇是旱芹,吃...
先秦史三:从《诗经》谈西周的农业社会,一个理想与现实相互交织的...
加之,西周时期农民对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可能只有几年,但他们却要一直承担给周天子种植公田、交纳赋税的义务,这就使得周朝后期,农民对周王室的统治相当不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耕地技术的进步(牛耕、田垄、垦耕等)、耕地工具(铁制农具等)的发展,井田制这种极大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制度已经有些不合时宜,商鞅更是...
周朝两大技术突破——冶金和农耕,这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基础
(直到宋朝失去燕云十六州,中原的冶炼技术和生铁资源大量外流,农耕文明才遭受了真正的毁灭性的灾难。)温度是个大问题伟大的老祖宗们摸索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最早被冶炼攻克的金属,是青铜。因为老易的专业就是学冶炼的,所以这里多说几句。周朝最有名的金属器具就是——青铜器。按理来说,铜应该是黄色的呀!
从博览园出发 看中华农耕文明薪火相传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原始村落定居。《史记·周本纪》记载,在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里的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在这个展览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空间里,我们透过历史的脉络,感受先贤的智慧,也更加清晰...
以耕验读 探索农耕文明之源 以读促耕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而西凤酒的产地宝鸡则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肇始地,也是周文化的发端地(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作为中华礼仪文化载体的西凤酒,与中华文明如影随形,一脉相承。在参观中,我体悟到了西凤酒厚重的历史感,以及酿造工艺中“顺天应时,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从周代到现代中国,西凤酒传承着中华酒文化,在千年酒香中,闪耀着...
五一话农耕|传承弘扬农耕文化,留住我们生活的根
农耕历史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历史犹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谣,从远古吟咏而来,唱出了民族的情怀与自信。黄河、长江流域孕育的农业文明更让世人叹为观止,千百年来领先于世界。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工具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最终是通过生产工具在人的作用下转换为产品的,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环。
从《观刈麦》说开去——向传统的农耕文明致敬
传统农耕文明礼赞下,那冉冉升起的缕缕炊烟,那驮着夕阳踽踽独行的老牛,都如冰糖葫芦般一颗一颗串在记忆这根细长细长的银链上的,让关于农耕的记忆历久弥新。对待农耕文明敬字担当农业是人类最早从事的一种社会生产活动,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根据考古,早在河姆渡时期,就有了谷物。
周朝明确宗法制并兴灭继绝故可存世长久,但东周已政不出王畿
殷商考古,已发现青铜用于工具,但更多,是作为“礼器”。但进入西周,青铜用于农具明显增多。有哲人说过,不在于人们生产什么,而在于人们用什么工具生产。周族所在的周原,看似偏离中原,但是,第一,那里有利于农耕的沃土;第二,处于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上,冶金和农业技术的交流更为便利。
关中平原的农耕历史
首先是灌溉。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的户县,周灭商之前曾定都于此。周平王东迁后,把包括户县在内的岐丰之地赐给偏居甘肃礼县一带的秦襄公。从此,秦国得以进入关中平原。作为一个有3000年历史的古邑,户县至今还能找到不少关中平原农耕鼎盛时期的遗物。其次是铁器和牛耕。铁器出现之前,人类处于青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