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早期科学成果
另一方面,韦布望远镜对几颗与之类似的极早期星系(z>7)的复杂周边环境做了成像观测,从而推断出,GNz-11的观测性质也与星系间相互作用有关——如其周边存在氢原子和氦离子的紫外谱线(观测红移到红外波段)发射区——它或许正落在一个原星系团(星系团尚在形成的阶段)的核心。总结一下,韦布望远镜在对早期宇宙的观测...
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为太阳空间观测贡献“中国视角”
方成:“羲和号”是目前唯一实现对太阳Hα谱线空间观测的卫星。而“夸父一号”的3个载荷、5台望远镜,可以进行多个波段的探测和磁场的高精度观测。它搭载的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和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可以从紫外线、可见光和X射线波段观测太阳,这与“羲和号”的观测形成互补。两颗卫星的合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太阳低层...
现代“夸父”太空逐日|日冕|太阳|耀斑|太阳耀斑_网易订阅
莱曼阿尔法线(Lyα)是来自氢原子的紫外线辐射,是日面和日冕上观测到的最强的紫外谱线。LST包括全日面莱曼阿尔法成像仪、莱曼阿尔法和可见光日冕仪、全8面白光太阳望远镜三台观测仪器和两个导星镜,能够在莱曼阿尔法波段(121.6±7.5nm)和白光波段(700±20nm)对太阳从日面中心到1.2个太阳半径的全日面和1.1–2.5个...
太阳观测的新窗口|日冕|耀斑|谱线|波长_网易订阅
简而言之,Lyman-α是一种来自氢的紫外线。而LST望远镜选择的就是在这一波长附近进行观测。我们为什么要选择Lyman-α波段,而不是其他波段对太阳进行观测?观测发现氢原子的莱曼阿尔法线是日面和日冕上观测到的最强的紫外谱线,它对色球及日冕结构(如耀斑、暗条、日冕物质抛射等)的辐射具有重要的贡献。目前,也有...
17种仪器分析简介及原理
1.紫外吸收光谱:缩写: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吸收光能量随吸收光波长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2.荧光光谱法:缩写:FS;分析原理:被电磁辐射激发后,从最低单线激发态回到单线基态,发射荧光;...
[技术汇]:安徽大学研究组利用QCL实现6.2um附近NO2谱线强度的高...
利用该装置安徽大学研究组研究了NO2分子在ν3谱带的数条吸收谱线强度(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该结果与HITRAN数据库中的NO2谱线强度在±3%地范围内吻合,这对完善NO2光谱数据库具有很大的价值。海尔欣小编特别提示:海尔欣公司针对周老师及其研究组的需求,提供了符合要求的QC750-Touch??量子级联激光屏显驱动器,QC-Qube??全功能迷你...
“刺探”宇宙最初10亿年
氢原子可以在射电波段吸收或辐射光子,对应光子的波长约为21厘米,因此该谱线通常被称为“21厘米谱线”。简单来讲,在“黑暗时代”和“宇宙黎明”,氢原子气体比宇宙微波背景更冷,它们会从微波背景中吸收21厘米光子;在“宇宙再电离”时期,气体被加热,氢原子会发射21厘米信号。因此,如果以CMB光子为背景光源,我们就可以对...
给太阳拍CT 羲和号探日成果正式发布 创下5个国际首次
作为我国首个太阳专属“摄影师”,经过前期在轨测试与调试,羲和号已成功实现了国际首次在轨获取太阳Hα谱线、SiΙ谱线和FeΙ谱线的精细结构,这三种谱线是在太阳大气不同的高度产生的,分析三条谱线的信息可以揭示不同高度的太阳大气物理量分布,能详细记录发生在太阳大气中的活动,进而研究太阳活动的物理过程。
国际“群雄逐日” 中国“羲和”有何潜力?
此外,“羲和号”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太阳全日面Hα谱线、SiⅠ谱线和FeⅠ谱线的精细结构和光谱成像,以及几十个太阳耀斑的资料。根据Hα谱线精细轮廓,反演出高精度的全日面色球和光球多普勒速度场,相当于拿放大镜看太阳的活动过程,这是以往观测从未实现的。
北大团队首次测量得到日冕磁场的全球性分布
他们首先将过去局限于部分区域的波动追踪方法拓展到整个视场范围,从而获得这些波动传播速度的全球性分布。之后,他们利用1074.7nm和1079.8nm谱线辐射强度之比对密度敏感的特性,得到了日冕等离子体密度的全球性分布。最后,在波动追踪和密度诊断的基础上,他们首次基于日冕观测获得了日冕磁场的全球性分布(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