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时间”标准 ●支撑世界时亚毫秒级自主测量把时间精确...
可用于守时原子钟组的激光抽运小型铯原子钟,由中国电科与国家授时中心联合研制,每30万年误差1秒,成功应用于国家标准时间产生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重要工程,以及电力、通信和计量等重要领域。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人形机器人元年或将开启,AI下游硬件应用迭起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认为“人形机器人需要有一个‘小脑’通过主导视觉、触觉等多种感知,来控制身体,完成复杂的任务”,MobileALOHA团队致力通过协同训练与模仿学习方法打造灵活控制机械双臂的“小脑”。“静态拆解+动态组合”的协同学习方式,增强机器人任务执行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利用...
“超声读心”新突破:用意念控制方向,实现“未动先知”
为了测试跨时段的重新校准问题,研究者通过预训练的方法在不同会话之间保持了fUS-BMI的稳定解码性能。他们比较仅使用当前会话数据和使用前一次会话数据进行预训练的fUS-BMI性能,发现预训练显著提高了性能且缩短了训练时间。??图源:跨时段解码的预训练流程。图源:参考文献2在解决了跨时区重新校准问题,保证了在线闭环...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量子频标研究团队——全力校准国家标准...
一秒钟,是手表秒针的一声“滴答”;在秒以下按千分之一逐级递减,还有毫秒、微秒、纳秒、皮秒、飞秒、仄秒等时间计量单位。“1纳秒是十亿分之一秒。北京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偏差从2013年就缩小到10纳秒;2017年以来,一直小于5纳秒。达到这样的水平非常不容易。”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张首刚说。走...
全力校准国家标准时间
“1纳秒是十亿分之一秒。北京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偏差从2013年就缩小到10纳秒;2017年以来,一直小于5纳秒。达到这样的水平非常不容易。”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张首刚说。走进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的时间频率基准实验室,显示屏上的时间数字有节奏地变动着……事实上,我们日常使用的国家标准时间“北京时...
全力校准国家标准时间(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别策划))
国家授时中心:我国唯一的专门、全面从事时间频率研究的科研机构,负责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自上世纪60年代起,一代代科研人员扎根陕西临潼,接续奋斗,通过对授时服务系统的研发和升级,不断校准“北京时间”,有力地助推了我国各领域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
坦克射击误差如何校准?中国有这款“秘密小配件”
此外,一般炮口火焰导致的闪光的持续时间大约在6毫秒左右,闪光频率约为170赫兹,其他杂光信号频率更低,因此,中国军工研发人员根据光学信号传输的特点,将设计激光脉冲调制的频率设定在100赫兹,使之远离杂光频率,并利用带通滤波电路滤除杂波分量,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和抗干扰能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发BSF软体手指 可用于癌症早筛、脉搏测量以及...
例如在2000次弯曲-释放循环测试中,BSF的电感输出漂移小于0.3%,且在测试开始和结束时,四个弯曲周期的电感变化曲线几乎没有差异。此外,BSF的弯曲响应时间仅为40毫秒,恢复时间为50毫秒,这一响应速度与人类手指相当。BSF扭曲LM光纤力传感器的特性在力感知测试环节,研究团队使用高精度电动线性平台和负载单元,对BSF施加不...
时间在哪儿?
北京时间的产生是国家授时中心使用了40多台不同性能的守时型原子钟,综合产生连续稳定的原子时,利用铯原子喷泉基准钟对其进行校准。按照国际统一部署对其进行闰秒,与世界时进行协调,形成我国的标准时间,即北京时间。我们的原子钟每天参与国际比对,正常情况下,我们应用滞后1个月的反馈数据进行校准,这样实现了北京时间与国际...
中国工程师最喜欢的10大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
中国工程师最喜欢的10大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据Yole统计,2020年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CIS)市场规模为207亿美元,出货量为70.08亿颗。跟其它半导体器件一样,CIS也因为疫情和生产周期长,以及各种市场因素,而导致采购和供应链紧张。Yole预计2021年将趋于平稳,销售额相比2020年略有增长(3.2%),将达到214亿美元,出货量将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