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 小束手稿的理论价值
长期以来,学界主要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来把握《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中的唯物史观。这种理解彰显了唯物史观的客体向度。但在“费尔巴哈”章的小束手稿中,马克思恩格斯则通过提出“现实的个人”概念强调了唯物史观所具有的主体向度。“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
靳匡宇|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地役权的证成与展开——以自然...
3.从物质化到精神化在精神生活的纳入方面,有一个升华的过程。直到20世纪早期,理论界和实务界都一直认为:“美学上的考虑是一种关系到奢侈和嗜好的东西,而不是必需的东西。只有必需的东西才能证明治安权的行使是正当的。”但到了20世纪后期,这种美学的东西便得到了承认,这种对美之价值的集体性认同,必须会号召一...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哲学之门探幽
《自然辩证法》指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体,是可以感觉的,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实体。”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主观思维、感知和体验的总和。《心灵哲学》认为:“意识是一种主观经验,包括感知、思索、情感和意愿等各种心理活动。”第二部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关系唯物主义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根本的存...
2024公基马哲知识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总的来说,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具有第一性,意识具有第二性,换句话说,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这里的“客观存在”说的便是物质,而“主观映像”说的是意识是人对于自己所见物质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反映。例如,吴承恩在《西游记...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体用辩证法”
从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维度看,“体”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性质、最高本体或本原,是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事物内部包含的必然性的综合反映。与之相对,“用”指代本体派生出来的具体事物,是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外在联系和客观形式。宋明理学经常在上述辩证意义上使用体用范畴,尤其是朱熹对体用范畴进行了广泛...
“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而人类的生产方式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更迭,“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党建治学」王伟光: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进步历史观
民本思想是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重视满足民众的物质利益;二是辩证地处理君与民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民本思想在肯定民众的基础地位与重要性的同时,很重视满足民众的物质利益,认识到这是保证民众安定的前提。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在制定国家政策...
与世界做生意:跨境电商平台的全球数字缔合实践——基于基础设施...
具体到媒介基础设施研究的框架性内涵和外延上,张磊和贾文斌(2021)的理论性文章回应并拓展了“基础设施本体论”的讨论,认为“互联网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具有基底性意义的理论框架,它包含物质性与社会性、嵌入性与基底性、可见性与不可见性、象征性与情感性、关系性与公共性以及历史性与空间性六组概念。本研究认为最具...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二是保护与建设的关系。中华文明的发展,留下了大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必须精心呵护和保护。在某种意义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文明进一步发展进步的“干细胞”,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因和资源,既可以在新时代生长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多种细胞和元素,也可以对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些偏差进行修补和纠偏。
【理响中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唯物史观根据
恩格斯曾在信函中指出:“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这强调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反作用,突出了精神文明的能动作用与相对独立性,彰显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列宁曾进一步强调,没有丰富的知识、技术和文化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鲜明突出了精神文明在实践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