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四大“流放”地,都是现在的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崖州的湿热气候、偏僻地理,几乎让人心灰意冷。苏轼独自站在崖州海边,望着茫茫无际的大海,不禁喃喃自语:“我苏子,终身坠入此地?”苏轼的这份感慨,是当时被流放到崖州的文人们共同的心声。崖州不仅远离中原,且四周潮湿多瘴,远离朝堂,消息隔绝,真是“天涯尽头”。1080年,苏轼在崖州,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流放生活。
苏轼的种菜生涯
晚年,苏轼被流放到海南儋州,他依然葆有在黄州时期对“真味”的体会。儋州生活贫寒,苏轼只能依靠自耕自种勉强度日,他每天吃的不过是菜园中自己种植的蔬菜。从泥土中采来新鲜的蔬菜,他感受到的不是生活的艰难,而是蔬菜中的“味含土膏,气饱风露”。苏轼不执着于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而能安贫乐道,旷达潇洒,于平淡...
古代令人闻风丧胆的流放地,都在中国哪里?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崖州位于现在的海南省三亚市,在古代也属于岭南的一部分,但它比一般的岭南地区更加偏远和荒凉。苏轼在岭南吃荔枝吃得正high的时候,他的政敌们看不下去了,联合起来又向皇帝上书,把苏轼发配到了更远的崖州。要知道,当时的崖州可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阳光海滩、椰林树影的度假天堂。相反,它是一个极其偏远、环境...
苏轼与苏辙在归葬之地上不考虑家乡,害怕让家乡的亲友不安
支持元祐党派的向太后突然去世,有所警觉的苏轼"决计居常州"2024-09-136|04:45苏轼总是竭尽所能地为地方人民服务,修桥筑路、治理水患、倡导教育、发展文化2024-09-137|02:27一代文豪苏轼长眠于嵩山脚下,好友不顾长路漫漫,都来凭吊2024-09-13推荐视频149|01:21沙和尚是古代礼教观念忠实的践行者...
中秋时节,浅谈苏轼与茶那些事儿
▲宋代眉州地区苏东坡家乡所用的银箸瓶,用于插放筷子,茶匙等。戴开林供北京晚报▲三苏祠消寒馆。三苏祠供北京晚报望海楼“煎茶旧法出西蜀”熙宁四年,苏轼被命杭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五月到任。该年八月,苏轼为监试,铨选杭州士子。这一级考试又称“取解试”,第一名称“解元”,通过此轮考试的士子可以获...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中秋苏轼的茶眼乡思
宋代眉州地区苏东坡家乡所用的银箸瓶,风雅之物,用于插放筷子,茶匙等(www.e993.com)2024年11月13日。戴开林供图中秋佳节,却去监考,本该监考,却去作诗,例该咏酒,却是煎茶,乡思的潜台词虽没有说出来,细心读者却能读到,这便是苏轼熙宁五年中秋之前所写的《试院煎茶》。不动声色的乡思可再举一例,熙宁六年(1073)苏轼作《月兔茶》:...
家的味道是什么?海报集团记者以这种方式记录家乡变化
家乡的孩子们知道,苏轼是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们不知道,东坡文化也是海南的一张名片,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强劲的精神动力。未来,他们期待着,到海南参加东坡海南足迹研学游,感受不一样的东坡文化之旅。记者亲身感受环岛旅游公路带火家乡旅游业...
苏轼与眉山:“此心安处是吾乡”
多年后,远在他乡的苏轼受邀为眉州新建成的远景楼作记,他这样评价故乡:“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贵经术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农夫合耦以相助。盖有三代、汉、唐之遗风,而他郡之所莫及也。”(《眉州远景楼记》)宋初文坛承袭了五代华而不实的陋习,而只有眉州士子“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词为宗...
苏轼堪称“千年荔枝第一代言人”
苏轼堪称“千年荔枝第一代言人”“东坡大家讲”第二季首场讲座,李昕升副教授在眉山三苏祠荔枝树下开讲。工作人员采摘东坡丹荔。“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苏轼在《寄蔡子华》一诗中说,自己离开故里眉州前,友人手植荔枝树,并相约荔红即归。然而随后多年,苏轼却一直漂泊在路上,家乡的荔枝树成了他...
人民日报海外版|笔墨丹青呈现苏轼书画艺术精神
据学者考证,帖中治平是苏轼家乡四川眉山的一座庙宇。由于是苏轼早年作品,当时还未陷“乌台诗案”,正如赵孟頫题跋所云,此作“字划风流韵胜”。在“宋四家”中,苏轼位列“苏黄米蔡”之首,他“少年喜二王书,晚乃喜颜平原,故时有二家风气”,对于“二王”和颜真卿的深入学习创新形成了自己“尚意”的风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