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23年第3期要目
[德]弗雷德里希·穆勒著、曾韬译(112)10.《德国民事诉讼法慕尼黑评注》第256条(确认之诉)[德]贝克尔·埃伯哈德著、冯祝恒译、任重校(142)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法治中国建设1.论组织性法律保留的范围:以国务院为例作者:姚子骁(柏林洪堡大学法学院)内容摘要:组织性法律保留是法律保留原则在...
高莉:数字时代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检视与重构 | 苏州大学学报...
[德]弗雷德里希·穆勒著、曾韬译(112)10.《德国民事诉讼法慕尼黑评注》第256条(确认之诉)[德]贝克尔·埃伯哈德著、冯祝恒译、任重校(142)《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苏州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法学类学术期刊。本刊以秉承东吴法学优良传统...
《资本论》的“版本学”研究及其思想价值
2.“巴黎笔记”与“巴黎手稿”、“巴黎手稿”与《穆勒评注》究竟是什么关系?3.如何看待“异化劳动”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地位?4.“伦敦笔记”对于马克思经济学建构的意义何在?5.是什么促成了《资本论》结构的不断变化?最后马克思放弃“六册计划”的构想了吗?6.“1857—1858年手稿”与《资本论》有何关系?它是不是...
为什么要展开对《资本论》的“版本学”研究?
2.《巴黎笔记》与《巴黎手稿》、《巴黎手稿》与《穆勒评注》究竟是什么关系?3.如何看待“异化劳动”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地位?4.《伦敦笔记》对于马克思经济学建构的意义何在?5.是什么促成了《资本论》结构的不断变化?最后马克思放弃了“六册计划”的构想了吗?6.《1857-1858年手稿》与《资本论》的关系?它是不是...
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的交往思想
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指出,在本真的状态,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的产品,一方面将他的本质对象化,从而体现他的个性和特点,另一方面又满足他人的需要,使他人的本质得到补充。因此,劳动者通过生产和交换实现了社会交往,并在这种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人自身,丰富和发展了人自身。然而,马克思深刻地看到,在资本主义...
第二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论坛成功举办
“马克思的劳动观对现代性的启示”“道义论式的马克思道德理论辨析”“解读《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关于资本的时间批判研究及其当代意义”“‘消灭私有制’论断的二重解读”“‘以文化人’何以可能”“对资本二重性的哲学反思”等论题进行发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梁树发、张秀琴、张旭、侯衍社分别给予...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举办 探讨青年视角下的...
在主论坛环节,北京大学刘临达、中国人民大学王丽丽、浙江大学顾青青、中国人民大学张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向晶、河海大学张建晓、武汉大学吕彪、吉林大学李亚琪等参会研究生代表分别围绕“试论《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行动主义”“马克思的劳动观对现代性的启示”“道义论式的马克思道德理论辨析”“解读《穆勒评注》...
“对象化”概念之于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意义
在《44年手稿》和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摘要评注中,马克思共使用“对象化”29次。与此同时,“异化”在巴黎笔记及手稿中共出现了174次,远高于“对象化”。可见,在绝大部分论述中,二者并没有像卢卡奇的阐释中那样,成对地出现。不过,“对象化”的出现主要服务于青年马克思的经济学异化批判逻辑,却是不争的事实...
1978年以后中国出现了“市民社会”吗?
较有新意的就是他把《穆勒评注》夹到第一手稿与第二手稿之间,我认为这是他的新观点。“一改我国学界以实践概念来说明马克思思想本质的做法,以社会关系范畴作为解释的新坐标”,这恐怕有些问题。在这个地方,似乎只能二者择一,变成一个alternative,这样一来,好像我们要拒斥关于实践的讨论,而特别来专注于社会关系的讨论...
《巴黎手稿》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吗
韩立新认为,马克思在《巴黎手稿》(特别是《穆勒评注》)中,思考框架从孤立的个人转向了社会关系,对社会的说明原理也从诉诸人的内在因素转换到诉诸外部的经济关系,这一转变最终促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侯才指出,以“从孤立的个人转向社会关系”来定义马克思思想的转折是富于启发性的。他认为韩立新...